一见·再看社区,着眼民族团结大文章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24 16:55:06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考察调研,聚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基层社区是重要阵地。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调研,在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了解社区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等情况。

  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

  “一到广西,就想起山歌了。”在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总书记感慨“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一个楼里头各民族的都有吧?”在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总书记笑着说,能感受到社区 里各民族其乐融融。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在内蒙古赤峰市临潢家园社区,总书记叮嘱,要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多民族社区是各民族和谐聚居的生动缩影、也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

  两个月前,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六个坚持”的重要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主线已定,各项工作如何向此聚焦?

  2023年12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时,深刻指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营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

  “要从基层社区抓起”,传递出鲜明的工作导向和方法论。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多民族社区是各族群众朝夕相处的一方天地,也是互帮互助的大家庭。正是在你来我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聚在了一起、文化基因汇到了一起。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办事方便吗?”“多少钱一份饭菜?”“退休生活怎么样?”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常常深入基层社区,细细询问。“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社区要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谆谆嘱托、殷殷寄望。

  社区也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在云南昆明盛高大城社区,汉、回、彝、白等20多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一起,每年邻里百家宴、火把节、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让人应接不暇。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着眼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一家,情深意长。“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2012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命名205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已经拓展到企业、乡村、机关、社区、学校等。

  从基层社区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4年前,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面对吴忠市金花园社区的各民族群众,总书记深情地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这次宁夏之行,正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即将开启新航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说,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用张译的说法,他说老徐的剧本大开大合,情绪的转折特别大,戏剧冲突特别浓郁。我们演员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大开大合之间的缝隙给它填满,把生活细节加进去,让观众能相信,努力让大家忽略戏剧性,但又能被戏剧性所吸引。他总结得还挺准确的。

  “但必须指出,美方不能一边谈沟通谈合作,一边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毛宁如此说道。她还提及,中方不怕竞争,但反对的是以竞争定义整个中美关系,反对以竞争之名行遏制打压之实。

  正是因为支付了比较高的首付,小夏目前手里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提前还贷。“最近都说提前还贷很实惠,我爸妈就想再省一省、借点钱把房贷提前还上。但我很不喜欢手里没钱、没有抵御风险能力的感觉,所以目前还没有决定。”

  不过,刚刚过去的春节楼市表现却很平淡,诸葛找房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在内的重点15城新房成交386套,较2022年春节下降58.4%。

  这两年刑侦剧拍得挺多的,基本上都走悬疑路线,像《狂飙》跟民生贴这么紧的没有。扫黑这些事儿跟老百姓距离非常近,基层执法直接代表着公权力形象,一旦受到侵蚀,会影响大家对公权力的拥护。我要是拍个奇案,拍个连环杀人,本质上还是猎奇。

  台媒普遍认为,蔡英文、赖清德和陈建仁将形成“新三角恐怖平衡”。《中国时报》28日称,台当局“内阁”改组反映了四件事:一是蔡英文向外界证明自己没有跛脚;二是弱势“行政院长”只能听令蔡,有责无权势必成炮灰;第三,为败选负责去职者有之,留任者不少,难有新气象;第四,派系考虑的布局保障蔡英文对2024年选举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台面下暗潮汹涌才正要登场。该报认为,赖清德现在几乎可以说是2024年选举民进党唯一的候选人,蔡英文看似也没有要阻挡,但是找来陈建仁“组阁”,又纳入曾经的“大阿哥”郑文灿担任陈的副手,看在4年前曾吃过闷亏的赖清德眼里,恐怕很难不多做联想。

吴进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