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台专家“把脉”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5 06:11:03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范宇斌 吉朋晓)“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希望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奔赴共同的目标,创造共同的未来。”在实地考察了上海横沙岛、崇明岛乡村振兴建设的情况后,应民革上海市委会之邀来沪参访的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未来提出这样的向往。

  6月23日至24日,作为民革上海市委会与中共崇明区委对口联系合作系列活动之一,民革上海市委会组织沪台专家赴崇明开展调研及研讨。调研组一行23日赴崇明区横沙乡丰乐村、横沙乡农资封控中心和南菁蟾园调研农文旅产业,并实地调研横沙新洲。横沙岛丰富而成熟的农文旅业态、广阔的横沙新洲所展现出的未来发展潜力给冒雨参观的沪台专家留下难忘印象。

  在24日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台湾专家和上海专家彼此呼应、互相补充,在观点碰撞中,为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能级提升和特色彰显提出真知灼见。

  周锡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于冷都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规划提出建议。周锡玮对上海和崇明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实践和努力作为表示敬意,并提出在崇明打造世界性花卉繁育基地、绿色减碳研发和实践基地等建议。于冷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深入思考崇明发展战略,并针对产业方向、产业模式和人才引进等提出具体意见。

  台湾长荣大学土地管理与开发系荣誉教授蔡光荣、民革上海市委会文化委主任周武忠期待崇明在传统农业农村文化保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蔡光荣认为,崇明生态岛建设要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可在传统农业农村文化保护展示等方面有所作为。周武忠也提出,应呼应国家对传统农耕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和要求,通过打造农耕文化示范区等方式,提升崇明岛特色能级。

  崇明花卉产业的特色优势是台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卓伯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张莉侠共同关注的重点。卓伯源介绍了他的家乡彰化县农业发展的经验,特别是花卉产业发展中的成熟做法,认为两地可携手共赢。张莉侠则就花 卉种源产业、与民宿产业的结合等提出意见建议。

  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陈发林、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辉对崇明未来产业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们建议充分利用区位等优势,聚焦海洋经济、新能源产业及基于此的高科技产业如算力中心等,为生态岛建设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作为卫生专家和环境保护专家,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药学系助理教授许铭能、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莉关注到了崇明大气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许铭能建议,发挥崇明生态坏境优势,为人们提供更便利、完整的康养服务体验。李莉认为,崇明在空气质量等方面是上海的典范,应当尽早布局,通过新能源利用和绿色有机农业推广等,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崇明样板。

  参会的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文旅局、台办、发改委、生态旅游集团等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崇明进一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信心,也提供了新的方向。崇明区相关部门将放宽视野,寻找更好切入点、突破点,以更有力的作为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与会专家表示,希望将沪台专家的交流机制化,更好团结汇聚两岸资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更强的实际助力。“期待我们所有的美好愿望,都能在崇明开花结果。”(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郭某某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底线,丧失了基本的初心,言辞非常恶劣,这种人在公务系统只会给群众带来巨大损失。

  而为了简化信息,我国几乎每个县都贴有一些标签,例如扶贫开发重点县、粮食生产大县、生态建设示范县、“奶牛之乡”“水稻之乡”等等。下级政府贴上这些标签,可以有利于他们吸引上级政府的注意,并争取相应的转移支付资金。

  这个五一,注定有点不一样。于国家而言,出行热潮叠加消费旺季,正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于个人来说,“自由行”的同时或许还面临“人从众”的“盛况”。身处其中,更能感受中国经济活力释放的韧劲;观察一域,亦能管中窥豹,看见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网红营销那套,放在锦州烧烤上不行,原因很简单——得不到本地人认同。你问一个锦州人,“锦州烧烤哪家最好吃”,1000个人能给你2000种答案。唐鸡头、小国凤爪、晓波、老白、御烧烤……都知道“锦州烧烤烤一切”,每家的特色、口味各不相同,难分高下。

  中国也愿意和美国做朋友,正如同中国愿意与任何国家做朋友,只不过中国首先更想做自己。伯恩斯看似放下了身段,目的还是在试图让中国吞下新时代的“中美商约”,但总有一天,包括伯恩斯在内,所有华盛顿的决策者会认识到,15年前中国拒绝接受美国G2分工的狂想,今天以及未来就更不会接受。

  要进一步梳理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值班带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要提升信息化系统保障能力,保持通讯畅通,推进信息互通,完善报告制度,做到“不迟报、不瞒报、不漏报”。要强化部门协同,形成责任闭环,以常态化实战化演练确保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时刻真正用得上。要加强港口航运管理,提升指挥调度能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赖桂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