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古厝新生:美术馆里有“文物医院”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0 06:17:36

  中新社福州5月18日电 题:古厝新生:美术馆里有“文物医院”

  作者 叶秋云

  在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内,一处百年老建筑——乐群楼,早年由英国为首的各国领事馆及商人集资兴建,建成后作为驻福州外国人的俱乐部,被称为“万国俱乐部”。

  经过百年变迁,古厝留下斑斑印记,现经活化利用,变身一座公益美术馆,名为大观美术馆。

  大观美术馆由台胞陈文源和闽籍侨领曹燕灵共同创立。开馆至今,它已引来参观者30余万人次,并成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同心·榕侨文化佳园和烟台山侨心驿站。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大观美术馆内,除了展厅,还设有文物医院,颇为新奇。

  “文物的修复,先要诊断它的伤残,是断裂,还是缺损,再判断用什么方式或方法来进行修复。”当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文物医院时,资深文物修复师叶剑飞正在修复唐代侍女俑。“就像是医生为患者诊疗一样,修复师也需要对文物进行观察和诊断,而后才修缮。”

  一支排笔、一把手术刀,叶剑飞低着头,细细修复着唐代侍女俑的左脚,一举一动都格外小心。

  “这个唐代侍女俑的左脚之前断裂了,我需要先粘贴,再配补、修形,然后 做色过渡,让新修补的颜色与原来的颜色相似。”叶剑飞说,“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里,人生百态造像展在这里登场,其中展出的四尊唐代侍女俑之一,就是叶剑飞所修复的。

  在文物医院对面的文物修复研究院里,文物修复师瞿汕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生动讲解,“这里展示了修复技艺与漆画技艺、寿山石雕刻等技法的跨界融合”。

  出生于1994年的瞿汕是叶剑飞的徒弟。自14岁拜师以来,她潜心钻研文物修复技艺,小小年纪便成了业内有名的文物修复师。如今,她是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也是瞿家第四代从事文物修复相关工作的。

  “传统的文物修复针对的是博物馆、拍卖行,属于是为高价值类的器物服务,那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物件是值得修复的,比如说手镯、紫砂壶等。”因此,瞿汕在福建首提“文物医院”概念,“我们想做一个开放式的文物医院,为大众器物做‘诊疗’”。

  自2016年唐潔工坊文物·珍品修复一站式平台开设以来,一件件来自海内外的器物在叶剑飞、瞿汕等人手上“变废为宝”。

  瞿汕告诉记者,来自欧洲华侨华人收藏家协会、佳士得巴黎拍卖行等机构或组织及海外华侨华人收藏家的破损器物,都做过修复。

  在大观美术馆二楼展出的“把文物带回家”展览中,不少器物就是由叶剑飞、瞿汕二人修复完成的。这些器物大多是曹燕灵和陈文源的藏品。

  大观美术馆也展出从海内外收集而来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不仅让文物回家,还要将它们发扬光大。”陈文源表示,有了美术馆,文物就能一代代传下去。(完)

  其中,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41万人次,环比增长1.3%,比2019年同期下降17.7%,比2022年同期增长24.6%。

  锂电池生产需要合适的气候条件,要求湿度必须在30%以下。王卫斌表示,喀什气候干燥,可满足锂电池生产的环境要求。

  除了流泪,有一些市民表示感觉“阳康”以后眼睛出现了干涩的情况,“这个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可能是得了干眼或者原来就有的干眼加重了。”梁凌毅解释,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或者加重干眼,比如感染期间在家里频繁刷手机,看手机的时候聚精会神,眨眼减少,眼睛一直睁着,泪液蒸发过快;高热的时候泪液蒸发也会更快;身体不舒服等原因睡眠不好也会影响泪液分泌;另外,口罩上方没有封好,呼气从口罩上方直接吹向眼睛表面,也会加快泪液蒸发。

  仙人溪村熊壁岩海拔高、气温低,加之山顶地势较平坦,土层肥沃,村支两委因地制宜,在此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为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三产融合,张明忠积极争取省级驻村工作队帮扶和支持,与步步高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多方争取资金在杆子坪易地扶贫安置点修建面积达7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用以建立蔬菜分拣中心和综合服务超市,纳入村集体统一管理。

  基本生活有保障,困难群众才能心不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走进贫困家庭唠家常,鼓励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重视困难群众就业工作……就像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上说的那句话一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

  在直播间镜头前的何江南总是激情洋溢、自信满满,或许很难想象,在最初返乡创业的那段日子,他也曾备受煎熬。

高涵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