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买不动后中国央行也结束“18连增”,金价未来还能涨吗?业内:繁荣大周期仍未结束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1 08:22:17

  财联社6月7日讯(记者 彭科峰)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的纪录中断了!

  今日下午,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5月末黄金储备报7280万盎司,较4月末持平。这意味着5月份央行并未增持黄金,而此前央行曾经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或许是受到最新消息影响,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0%,一度报2351.78美元/盎司,创2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央行近期在增持黄金这件事情上都不约而同放缓了脚步。本周二,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显示,4月各国央行的黄金总购买量为36吨,较3月份的39吨环比下降3吨。而与一季度全球央行总计购买290吨,月均96.7吨的数据相比,4月份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动力显然有明显下降。

  央行中断“18连增” 现货黄金同日下跌1%

  央行为何中断中断“18连增”?今日,某券商知名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央行此举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他表示,和大众想象的不一样,有关方面对于外储的经营收益也有着一定的考量和考核指标,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外汇持续产生收益,不能跑输通胀。在3、4月份国际金价迎来罕见上涨后,如今央行高价买入黄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相比已经较差。所以央行才会选择暂停购买。

  为何是“意料之中”?因为依据外汇局此前数据,在3、4月份央行尽管还在买入黄金,但购买数量相比前期有大幅收缩,尤其是4月份的购买量堪称“象征性买入”。这已经了外界一个明显的信号。

  此外,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也公开表示,由于近期金价迭创新高,市场定价或已高估,这一背景下,央行停止增持黄金储备是理性选择。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或许是受到最新消息影响,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0%,一度报2351.78美元/盎司,创2日新低。

  长期国际金价或将再创历史新高 央行仍有增持动力

  那么,本次央行暂停购买黄金,对未来金价走势会有影响吗?普通人还应该投资黄金吗?

  对此,上述分析师认为,央行作为“大块头选手”,在黄金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因此,本次信息发布后,相信会对目前还处于高位的黄金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打压一些看多者的热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本次央行暂停购买黄金,可能也有打压黄金热浪的考虑。央行作为旗手停止买入黄金,也是给当下疯狂的黄金投机者们一个信号,试图给这个市场降温。”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目前,金价仍维持在2300美元每盎司以上的高位,这个价格明显偏离了基本面。在央行停止购金等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内黄金震荡或在所难免,投资者需高度警惕回调风险。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未来黄金的走势会下降?大周期将结束呢?对此,上述分析师给予明确否认。他认为,黄金的繁荣大周期还未结束,“至少在2027年前看不到暴跌的迹象”,中长期来看,黄金依然会维持涨势。其原因在于,地缘政治因素长期动荡,进一步推高黄金作为风险对冲的价值。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2025年国际金价或许上涨的空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另外,从央行的角度来看,目前央行的外汇储备中,黄金的占比依然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意味从外汇储备多样化配置等因素考虑,未来央行依然有配置黄金的需求和空间。“甚至不夸张的说,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可能很快看到央行再度买入黄金的现象发生。”该分析师认为。

责任编辑:张文

  他们的研究还发现,捕捞是这些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其他威胁还包括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分布面较广的大型物种面临的灭绝风险最大,如公牛真鲨和珊瑚礁鬼蝠鲼,这两个物种在60多个国家的水域中都有发现。在捕捞压力更大和监管力度较松的国家,其灭绝风险也最大。

  “还要理顺和后援会等粉丝组织的关系,明确粉丝组织不是艺人的自留地,艺人及经纪公司既要依法依规行使相关权利,又要充分利用粉丝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向粉丝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粉丝不理性追星的行为。”甄景善说。

  刚停好电动车,一句“这地儿真不好找”还未嘟囔完,“车马上到,准备上岗”,指令已传来。

  由腾讯影业发起并出品主控、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人世间》既未回避生活的矛盾与真相,也展现了人性痛苦和闪光的幸福,超越地域、时代,书写了祖辈父辈的共同记忆,播出后获得了年轻观众的认可,他们看到了父辈们曾经走过、奋斗过的背影。

  《无限超越班》

  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甄景善认为,对于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追星行为的粉丝而言,有部分人是为了满足其“不合理”的精神需求;有部分人是为了追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还有部分人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赚取金钱。这种社会现象的发生,有着复杂、多层次的原因,但是根源在于部分不理性粉丝价值观的扭曲。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