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25 02:33:48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新方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部署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科学指引、注入强大动力。他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按照总书记的部署,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形成近 中远结合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编制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形成了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的新格局。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9.3%,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5年超过6%。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蛟龙入海、悟空问天、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嫦娥六号将实现首次月背采样返回,我国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中国天眼”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等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按下深化改革的快进键。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日益坚实。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不断完善。从奔驰在神州大地的复兴号高铁,到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卫星,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推动。修订《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一批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2年60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15万亿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研人才创新活力被激发释放。近年来,我国接续部署开展三轮减负专项行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填报的表格由57张精简为11张,精简比例达到80%。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释放创新活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十年攻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部署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支撑全面创新的制度性、基础性框架基本建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贡献持续提升,中国正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未来海南建设的工作安排,王斌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一时间,相关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封关运作后,海南将最大限度地扩大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机会。

  2004年由我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不卷》中写道,中不边界从未以条约或协定正式划定,但两国间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边境地区基本稳定。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核举措也让广大游客看到了淄博这座城市满满的诚意,淄博的旅游热度随之快速上升:最美书店海岱楼钟书阁、唐库文创园、中国陶瓷琉璃馆、齐文化博物馆、周村古商城……这些或传统或时尚的景点,都被列入了“串粉儿”的旅游攻略中。

  中国人对烧烤的痴迷,可以说是自远古走来,绵延至今。新疆喀什、辽宁锦州、云南昭通、黑龙江齐齐哈尔、四川西昌、吉林延吉等地都因烧烤出名。而作为中国人口大省的山东,更有“被低估的烧烤圣地”之称。济南烧烤、青岛烧烤和淄博烧烤并称山东烧烤的三大派系,可为何独独淄博“火出圈”?

  无论在欧洲还是中非,瑞士和中非共和国物理基金会主席 Klaus SCHUSTEREDER都看到了同一个情况——医务工作者人手不足。因此,在 Klaus SCHUSTEREDER看来,培养专业的医务人员非常重要。他认为,中国近年来在技术方面的发展突飞猛进,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病毒学家、疫苗研发人员等专业人士的合作,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吸纳上述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再说政治。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将二战后实现民族解放、走自主发展道路的广大亚非拉国家,确定为与发达国家对应的“发展中国家”。数十年来,中国作为其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成员,一直代表新兴经济体发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潘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