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启动平台经济“百名创业导师计划” 以人才赋能新发展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9 12:33:08

  中新网杭州6月17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平台经济是引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人才是平台经济的核心竞争力。6月17日,浙江平台经济“创业第一课”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正式启动。现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启动实施平台经济“百名创业导师计划”,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据悉,该计划通过组建创业辅导联合体,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平台企业和高校院所邀请和遴选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富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将依托“云课堂”“众创空间”“实训基地”等载体,为平台经济创业者提供定向指导服务。具体服务包括培训授课、专业咨询、项目结对、创业参谋等。

  现场,十位企业家和专家教授成为首批创业导师。预计到2024年底,“百名创业导师计划”将在浙江选聘100名创业导师,开展平台经济从业人员始业教育10万人次以上。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计划在今年通过“政企校”合作在浙江建设一批平台经济人才实训基地。

  此次活动举办地杭州市钱塘区近年来扎实做好平台经济人才“引、育、用、留”文章,拥有9大产业平台、14所高校、25万名师生,是杭州乃至浙江的创新人才集聚地。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悦萱堂美丽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及田城汇·钱塘小雅等成为浙江首批政校企联合打造的平台经济领域实训基地。

  目前,钱塘区与高校已共享校企师资10585人次、开设了180个订单班,累计授课8.5万课时,仅在去年培养学生近2000名,持续为该区平台经济输出创新创业人才。

  本次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首批9个平台经济创业典型案例,包括文玩艺术交易平台、电商全域服务平台、传统手艺聚合平台、工业互联网柔性平台、数实融合消费体验平台、非遗直播文创平台、数字孪生Pass平台、田园文旅融合平台、智能传动创新平台等一批新兴平台的创业案例。

  例如,“王的手创”作为传统手艺聚合平台,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再现,创新融合传统手艺与互联网技术,将小众的民间手工艺推向大众消费级市场,形成“非遗手工+设计师+互联网”的新模式,已成功带动5000余位西部偏远山区手艺人在家就业增收;捷配通过自主开发的协同制造数字平台,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订单精准匹配与协同制造,形成“柔性平台+刚性工厂”模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中小制造企业,着力构建全球电子产业生态共同体。目前,捷配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年订单超120万个。

  为进一步深化政校企交流合作,构建平台经济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平台经济人 才培养和创业创新,活动现场举行了钱塘区平台经济创业联盟签约仪式。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钱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大创小镇管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6所知名高校与银行业代表、媒体代表以及园区企业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

  上述分析是建立在持卡人是消费者的前提下的。但现实中可能存在着大量持卡人并非消费者的情形,这主要表现为:某公司为激励员工或答谢客户,向家乐福大规模采购购物卡,将此购物卡赠送给员工或客户使用。由于购卡人是公司,公司实际是家乐福在购物卡使用上的债权人;公司向员工或客户赠卡的行为,构成《民法典》第545条的债权转让行为,即员工或客户取得公司同等的地位,成为家乐福在购物卡使用上新的债权人。依《民法典》第548条规定,因公司不构成消费者,家乐福同样可对新持卡人主张,新持卡人不构成消费者,为一般民事合同的债权人。

  卡蒂亚与莫里斯追逐着火山,只是偶尔才回到都市中,为的是找到研究经费。莫比斯负责制作视频,上电视节目接受采访,卡蒂亚则整理照片,写书出版,“我们唯一能够流传的东西,只能仰赖书写、诉说故事以及摄影。”莫里斯说:“如果可以吃石头,我会待在火山不下来。”卡蒂亚说:“如果可以和火山一起变老,我会翻遍山上每一块石头。”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2023年将持续整治违规涉企收费,激发活力,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当然,善待公费师范毕业生,不仅体现在就业“兜底”,还体现在待遇落实等方面。比如,要着力为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办公场所、周转宿舍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再比如,可以把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在职培训纳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如此种种,既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成长,也有利于他们获得应有的职业尊严。

  曾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广东工人足球队运动员,后来又担任过广东省体育局局长的董良田,曾在接受采访时动情说道:“广东和广州的现代体育发展历史,与广州这座城市密不可分。”他坦言,体育在广州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巨大功能。

  姬十三也表示,很欣慰当年的一些果壳网读者,博士毕业后成长为科学家。毕业后加入编辑团队的员工中,也有一部分是追随果壳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林宜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