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鼎叮组合:古乐新声流佳韵

来源: 美食天下
2024-06-23 05:41:36

  中新网崇左6月21日电 题:壮乡鼎叮组合:古乐新声流佳韵

  作者 杨陈 彭国相 林嘉欣

  “琴声呀悠扬,弹奏往日时光。山歌嘞嘹亮,唤醒不熄梦想……”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的一间音乐工作室里,鼎叮组合一边满怀激情地试唱,一边热烈地讨论新歌《红光谣》的创作。

  “《红光谣》采取汉语加壮语的方式来演唱,天琴、山歌等壮乡本土文化元素将在现代曲风里得到融入与展现。”鼎叮组合乐队主唱陆庆聪介绍,这首歌创作灵感来源于天琴和山歌,表达了壮乡民众对幸福生活的喜悦,以及努力创造更加美好明天的期许。

  天琴是壮族古老的弹拨乐器,2021年,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州是中国天琴艺术之乡。

  “天琴最初被称为‘鼎’或‘叮’,我们乐队的名称就来自于此,既是对天琴的致敬,也是对音乐的传承。”陆庆聪介绍,鼎叮组合由六名土生土长的龙州人组成,他担任主唱,成员还包括天琴手马少刚、秦艳,吉他手谭君,键盘手黄文忠和鼓手刘志军,大家因对音乐的热爱而聚在一起。

  陆庆聪擅长词曲创作,自幼热爱唱歌跳舞,大学时期开始深入研究音乐,毕业后曾在北京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工作。怀揣着为家乡创作音乐的梦想,2019年陆庆聪毅然回乡,与伙伴们一起合作创作歌曲。

  “刚开始我们创作了很多商业歌曲,但后来才发现那些歌曲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马少刚坦言,在音乐创作探索的路上,他们也曾经迷茫。在转入对本地文化的研究后,他们音乐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变。“本土音乐得有本土的风格和味道,音乐越有风格才能越有生命力,越直击人心。”

  2023年,鼎叮组合正式成立,几个音乐“合伙人”开始对音乐进行规整,创新编排,让音乐更具完整性,同时通过拍摄 MV、音乐发行等渠道来推广本土音乐。动听的山歌,古老的天琴,秀美的风光,多彩的风土人情,龙州丰厚的文化底蕴给鼎叮组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我们以天琴及壮族文化为基础,突出山歌文化,致力于创作符合壮族特色且独具魅力的本土音乐。”陆庆聪说,壮语发声和咬字颇具特色,要将壮语融入歌曲中,使其具备流行歌曲的特质,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龙州的壮族方言流派比较多,各乡镇间的发音存在微小差异,创作过程中要选择最合适的发音,作品中的语言才能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感染力。”秦艳说,他们借鉴了流行音乐创作手法,将流行音乐与山歌结合,进行现代改编,使词曲更加精炼。

  经过不懈努力和精心创作,鼎叮组合第一首单曲《嘞呀》于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上线。这首节奏轻快、风格独特且充满龙州红色文化、特色美食、壮乡习俗等元素的壮语歌曲,配上当下年轻人喜爱的rap,一经推出便获得广大受众的喜爱和认可。随后推出的原创歌曲《嗨!奔嘛》,亦将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深情融入其中。今年4月,鼎叮组合还受邀赴越南高平省广和县和顺镇参加“农历三月十八日民族传统节”,登台演唱,推进文化交流。

  “我们的音乐始终与本土文化有关。”马少刚说,他们在进行歌曲创作时,始终将民族特色融入现代元素之中,运用各种流行元素和编排手法,让传统壮族音乐与现代流行乐相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天琴,喜欢山歌,爱上龙州。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让壮乡本土音乐飞得越来越远。”陆庆聪说。(完)

  “亲眼看到坐在自己身边的人被直接带走,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这样的警示教育直击心灵。”“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出名’了,当初就不应该违纪违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看谁还敢以身试法……”会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警示教育大会最受触动和警醒,一定要以案为鉴,坚决筑牢廉洁防线。

  对洪都拉斯来说,最主要的收益在于“经济红利”。“此前与中国建交的几个国家,包括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在经济领域与中国合作成效显著。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不言而喻,这种趋势,促成洪都拉斯最终下定决心。”

  在袁孝亭看来,将中学与大学地理的错位归因于基础教育阶段欠缺地球科学教育,“可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他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很多擅长理科专业的学生不愿学地理,即便如今可以自由选择,按照惯性和学科内容,地理依然被划在文科范畴。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3A%2F%2Fedu.jlcity.gov.cn%2Fjyzx%2Fjyyw%2F202303%2Ft20230316_1116231.html" target="_blank">http://edu.jlcity.gov.cn/jyzx/jyyw/202303/t20230316_1116231.html</a>

  他认为,目前二手房挂牌量数量比较多,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房源非常充裕,并不是供不应求的市场结构,不会出现房价普遍性大幅上涨。积压的需求快速释放后,预计3月市场修复势头较2月有所减弱,这也是修复过程中的正常振荡。

  袁孝亭认为,相比于更改地理课的名字,更好的方式是,单设一门地球科学课程。但他承认,现有高中课时有限,在减负大背景下,现阶段很难进行系统地球科学教育。2013年,教育部委托的相关专家在调研后也表示,除了课时问题,如果单独设立地球科学基础学科,是否要纳入高考科目至关重要——“考,会增加学生负担,不考则会形同虚设”。

李姿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