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学生用5分钟短片讲述蒙文春联背后的“铸牢”故事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3 11:02:54

  一只羊角是蒙古族小男孩巴特尔手中的“笔”,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的雪地,则是他的“纸”。站在这张白茫茫的纸上,巴特尔正学着写下一副“蒙文春联”……

  这一画面来自名为《春风吹又生》的5分钟短片。不久前,这部由华中师范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拍摄的短片,获得了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板块的最佳作品奖。

  全片以“蒙文春联”为线索,讲述了12岁的巴特尔向蒙古文书法传承人巴音达拉学写“蒙 文春联”的故事。

  白节是蒙古族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近年来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中出现了不少新内容,贴对联就是其中之一。在博州,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喜欢贴蒙文春联。巴音达拉介绍:“很多蒙古族牧民认为,门口贴上蒙文春联会更有‘家’的感觉。”每逢过年,巴音达拉便用蒙文书法设计出不同的春联,送给当地的农牧民。他还利用周末在博州青少年宫为当地的孩子开设免费的蒙文书法课,教他们写蒙文春联。

  这件事引起了从武汉来的支教学生们的兴趣。“我们的服务地是有着35个民族的城市,援疆支教让我们为这里带来了新的知识,但同时,当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也在滋养我们,所以我们想把看到的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短片导演余典说。

  在拍摄短片的过程中,支教的学生们一次次被感动:阿丽腾阿姨临时改变家庭活动,只为给摄制组提供拍摄场地;巴音达拉老师开着随时会陷入泥地的二驱车,也要坚持接送摄制组……

  短片中,扮演巴特尔的小演员银子贺来自多民族组成的融合家庭:爸爸是汉族人,妈妈是蒙古族人,姥姥、姥爷也是蒙汉结合。据悉,在博州,和银子贺一样,蒙汉结合的“多民族融合家庭”还有很多。

  “石榴千房同膜,是友谊、团结、亲密无间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显化,也是我们拍摄《春风吹又生》这部短片感受到并想与大家分享的。”余典说。(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5日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预计2022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5%。

  为了能学习到真正专业的家政服务技能,陈育专程去了陕西西安,报名了西安中顺家政服务公司的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家庭保洁技术与服务流程。将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理念带回县城后,陈育的家政公司接单量开始不断增长,也为当地的很多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就业机会。

  从资金面看,专项债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2022年截至11月末,中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万亿元,支持近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2023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世界见证,时间进入9月,习近平主席开启疫情以来首个线下高访季。9月,疫情发生后“上合大家庭”首次线下全员聚首;11月,“G20时间”“APEC时间”先后开启,许多外方领导人争相要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领导人面对面沟通交谈;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举行,里程碑意义载入史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后,习近平主席相继出席5场多边峰会,与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实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工作的崭新开局。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压力增大,医护子女寒假“无人陪伴”问题突出。

  汽开区是长春国际汽车城的核心区域,区内聚集6家主机厂、7大汽车品牌,拥有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一批专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

林彦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