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投行业务掉队 IPO项目接二连三撤单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4 10:42:29

  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在此之前,国信证券的保荐项目浙江斯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瑞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智达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也接连“撤单”。随着“弃考”数量增多,国信证券2024年保荐项目总数或再度下降,投行业务雪上加霜。

  近年来,国信证券的投行业务持续承压。据wind数据,2021年至2023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19.79亿元、18.16亿元、13.63亿元。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的投行承销数量、募资金均呈下滑态势。2023年,该公司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23.83家,募集资金260.45亿元,而在2022年上述数量分别为28.75家和295.92亿元,2021年为37.5家和439.36亿元,无论是承销数量还是募资金均呈下滑态势。

  祸不单行,在保荐项目接连终止的同时,国信证券投行业务又因为出现违规而接连遭到监管处罚。

  投行业务实际上曾是国信证券的王牌业务,但因保荐项目屡出“事故”,导致该业务一落千丈。

  据wind数据,国信证券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5年的A股IPO项目的承销数量均在行业中排名第一。2017年及之前,国信证券的IPO承销保荐项目数量常年维持在前五名。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当年国信证券保荐的项目华泽钴镍(已退市)被查出保荐文件及恢复上市文件中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作为处罚,国信证券被责令改正,并没收保荐业务收入及罚款合计2800万元。

  国信证券其他在审保荐项目受到了波及。2018年,国信证券的IPO承销保荐数量仅为2家,排名第15名。自此后,国信证券的投行业务一直在10名左右徘徊。

  据年报披露,2023年国信证券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23.83家,募集资金260.45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10、第8。完成IPO项目11.5家,行业排名第10,其中完成主板IPO项目4家, 居于行业第3;完成再融资项目12.33个,行业排名第12。

  由此来看,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等重大“事故”不仅会让投资者蒙受损失,保荐机构自身投行业务同样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但在遭遇华泽钴镍一案后,国信证券的保荐质量似乎并没有相应提高,近两年国信证券保荐的IPO项目多数出现了业绩“变脸”。据Wind数据,国信证券2022年共有15个IPO保荐项目上市,其中9家项目在上市当年营收或净利润下滑。

  “看门人”失守导致大量“垃圾股”进入A股,恶化资本市场生态。为此,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明确要求要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对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和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国信证券的保荐质量将受到考验。

责任编辑:尉 旖涵

  民警连夜调取该公司在案发时的内部监控视频,没有发现任何人和车辆的踪迹。“这些材料不可能凭空消失,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明嫌疑人对现场情况非常熟悉,初步判定很可能是公司人员内盗。”办案民警分析说。

  从各地“有事好商量”机制的建立,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互联网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再到各地争相涌现的民情直通车、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春运前夕,同事们曾问王志鑫想不想回家过年。王志鑫说,不想回家是假的,但是这样的春运让他觉得更有意义。(完)

  打击恶意商标注册方面,快速驳回“冰墩墩”“拉伊卜”等恶意抢注商标3192件,对涉嫌恶意囤积的3522件商标进行转让限制,依职权宣告无效商标2629件。同时,加强专利、商标代理服务业监管和行业自律,累计约谈代理机构7400家,责令整改4500家,作出罚款和警告680余件,吊销资质和停止代理业务19家。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表示,2022年,湖北科技支撑引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科技工作实现主要指标大幅提升。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刘正琛介绍,“博世-联爱”青海省儿科医学奖学金于2020年开始已连续评选三年,共支持青海儿科方向本科生、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90人次,涉及金额448000元。此外,还设立了“肿瘤社工中心”(派遣专业医务社工进入科室,为患者及家庭提供专业社会-心理服务)和“医疗卫生技术评估中心”(对尚在医保目录外的新药进行卫生技术评估、开展公共卫生政策研究等)。

李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