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畅水清:吉林做优“水文章”让环境变美看得见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5 02:22:27

  中新网延边6月4日电 (谭伟旗)清澈的河水、嬉戏追逐的飞鸟、随风摆动的垂柳……6月初的吉林省汪清县气候舒适宜人,不时有民众在汪清河边悠闲散步,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水资源丰富。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在汪清县采访获悉,当地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有效推动了县域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汪清河是汪清县的母亲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汇入嘎呀河,最后流入图们江。早些年,汪清河曾一度因受到污染而“失色”,经过多年综合治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些年,我们抓严污染源监管、抓实全域清理,多措并举、乘势而上,做优做好‘水文章’,全力推动县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汪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辉介绍,当地瞄准基础管网、处理能力、防护治理等关键环节,重点实施了三大水环境治理工程。

  具体包括:总投资1.7亿元的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完成市政污水管网16.92公里,雨水管网15.55公里;总投资7000万元的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将城区内的污水处理规模由每天的2.5万吨扩 大至5万吨;总投资6000万元的汪清河河道治理工程,改造护岸1200米,加固堤防1600米,新建堤防护岸2000米。

  2024年1至4月,汪清县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汪清县取得的成绩是吉林省“治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省通过源头防控、断面管控、“三水统筹”不断推动江河水质改善。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刘中峰介绍,2023年,该省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避免污水直排入河;严格实行“四个第一时间”管控机制,通过采取加密监测、通报、预警、督办等手段,压实各级工作责任。

  刘中峰介绍,吉林省还推进实施了一批人工湿地、生态缓冲带项目,目的是从过去单一追求水质提升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方向转变,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环境在改善。

  2023年,吉林省水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新高,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6%,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实现了2021年以来“三连升”。2023年,吉林省水环境质量位居东北“三省一区”首位,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二。(完)

  两场媒体论坛引发众多记者的浓厚兴趣,在社交平台展开热烈讨论,累计获得全球阅读量2272.6万,视频观看量796.6万,互动量19.9万。论坛相关新闻也在包括巴基斯坦《财经日报》、肯尼亚广播电视网、阿富汗《亚洲之心》、坦桑尼亚《每日新闻》等10余家国际媒体发布,累计触达海外人群1.2亿。评论特稿获得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韩国、印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8家海外主流网络媒体转载。

  铜仁市卫生健康局局长熊明介绍,铜仁市按照应开尽开、应设尽设的原则,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建设,实现全市178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全市在村级设置便民发热诊疗点2534个,配备医务人员2576人,全力以赴保障基层群众就医需求。

  为突破这一瓶颈,杨衿记课题组从2019年11月起致力于3D体外肺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与转化研究。

  当8根旧轨全部拨出线路后,“快,马上拨入新轨”,吴春华大声招呼工友加快工作进度,争分夺秒作业。

  2022年,海南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5%。

  在本项研究中,课题组收集了107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的214例样本进行类器官建模,成功地培养了162例类器官,总成功率为75.7%,恶性浆膜腔积液来源的类器官成功率达81.5%,显著高于肿瘤组织来源的57.7%。

王乔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