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银行家2024中国未来金融峰会在京举行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25 07:54:05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由亚洲银行家主办的2024中国未来金融峰会在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挑战与愿景”,重点关注中国金融业加速转型,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和全球经济的稳健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Steven Barnett)在会上带来主旨演讲。他指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将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和消费增长,但消费水平仍然偏低。IMF的研究表明,全球贸易占GDP的比重逐渐恢复,而中国的贸易活跃度显著。然而,中国面临的挑战包括温和的增长前景和重建财政缓冲的需求,这需要通过提高生产率和贸易活力来实现。

  亚洲银行家董事和大中华区 总裁于思宇首先向参会代表致欢迎辞。于思宇在发言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对金融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产品、网络安全技术和客户互动方面。2024年中国未来金融峰会聚焦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和运营领域的发展并聚焦以AI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在金融行业的运用,亚洲银行家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并通过奖项计划和研究报告推动行业交流与进步。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教授、人工智能学家亚瑟·阿布-穆斯塔法(Yaser S. Abu-Mostafa)针对人工智能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穆斯塔法强调AI将对金融和就业市场产生双重影响。直接影响方面,智能金融通过高频交易和经济预测等技术实现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间接影响方面,人工智能将替代现有的人工劳动,如工业革命替代体力劳动一样,AI革命将替代智力劳动。预计到2030年,AI将能够自动化所有需要常规智能的任务,包括交通、客户服务、医疗和营销。

  在领导力对话环节,巴奈特、穆斯塔法及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三位嘉宾就“暗流涌动的全球大变局形势下的中国经济与金融以进促稳”通过技术变革提高公司效率,并讨论了中国经济的恢复与投资模式。

  在新书发布对话:未来金融–变革与发展上,亚洲银行家主席以理就其中文版首发的新书《伟大的转型:金融个性化重塑全球银行业》中的议题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色列分校科研和战略副校长龚炯展开了讨论。

  以理认为,银行业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发展,银行业必须重新定义自身角色以保持相关性。银行需要从传统的居间业务模式转变为更加个性化、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者。这一转型不仅关系到银行业的未来,还将对社会整体产生深远影响,包括金融个性化和社会生活的个性化。

  亚洲银行家研究院研究总监卡普弗(Chris Kapfer)在会上带来了“亚洲银行家中国奖项计划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中,虽然中国银行零售业务增长放缓、盈利能力下降,但四大银行表现较好,平台化和AI主导金融服务的发展,银行加速ML(机器学习)/AI(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但董事会成员技术背景不足,建议增加具有技术背景的成员,这将有助于银行发展,同时数字银行或平台尚未成为主要金融服务提供者。(完)

  山东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分析了嫦娥五号两批次铲取的月壤,推断嫦娥五号着陆区可能包含5%—7%的外来镁质溅射物,其可能源自远离着陆区的大型撞击坑挖掘出的月壳物质。

  “但有一点需要患者注意,中药方剂使用时对辨证的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的中医师指导用药。”陈妍说。

  西宁海关副关长肖宇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青海省进出口总值人民币43亿元,同比增长35.5%(以下增长数据均为同比),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其中,出口26.5亿元,增长55.5%;进口16.5亿元,增长12.3%。

  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自2012年起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围绕全球生态环境典型要素、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3大类主题,过往10年陆续发布涵盖11个专题系列的29个专题报告和100余个数据集产品,包括陆地植被、陆表水域、城市3类典型要素,粮食生产与安全形势、土地退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4类热点问题,以及洲际尺度生态环境、“一带一路”、冰冻圈和生态环境脆弱区4类重点区域。中国科学家通过持续研究,建设性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2022年是开展该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1年,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本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均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并提供在线免费共享服务。

  同期,近40个缔约方、利益攸关方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行动与承诺。国际社会对会议成功达成“框架”以及中国所发挥的领导力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其四,基础设施投资带动进一步增强。中国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技术设施改造升级,5G、特高压、城际高速公路、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步伐加快,将带动有效投资。

阮旭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