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专家:盆底健康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需科学管理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22 07:21:37

  中新网上海1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女性年龄增长、生育等因素,盆底肌会逐渐松弛,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尿失禁。记者25日获悉,随着医疗科技发展,自体组织修补手术等的开展让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日,在以“爱与尊重,让难言之‘隐’无处遁形”为主题的小型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夏志军教授、华克勤教授、陈义松教授、胡昌东副教授等多位专家纷纷强调,盆底健康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从青春期的发育到老年期的退化,每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管理。孕妇、产后女性、老年女性等高危群体,不仅需要个性化的盆底健康管理方案,更需要精准的科普支持。

  当天,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资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创作的公益科普微电影《妇愁者联盟之盆底肌危机》及5集衍生科普微视频正式发布。微电影及科普视频通过普及盆底健康知识,宣传预防理念,指导自我评估与筛查,提供治疗与康复信息等,帮助女性打造一个完整的盆底健康管理闭环。

  在微电影中,女主人公(佳慧)一家和婆婆(金花)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身为老年舞蹈队队长的婆婆几年来因盆底肌功能减弱而饱受尿失禁困扰,但她讳疾忌医。偶然中,婆婆发现生完孩子后的媳妇也患上了尿失禁……15分钟的微电影剧情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冲突中层层递进,不仅生动展现了尿失禁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强调了女性盆底健康科学诊疗的重要作用。

  医院方面告诉记者,针对育龄期女性、老年女性等尿失禁高发人群,医院特别推出了由微电影衍生的系列科普微视频。该系列微视频共5集,每集2分钟,通过“小品+科普”的形式,讲述尿失禁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中的关键和常见问题,帮助民众建立正确的盆底健康观念,预防并减轻盆底功能障碍,从而提升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当日,医院党委书记靳建平为参演的群众演员代表颁发了“盆底科普公益大使”证书,希望他们在生活中能持续发挥个人影响力,为普及医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认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此次发布的科普微电影剧情设置出色,人物塑造成功,氛围营造充满趣味性与正能量,为医学科普探索可复制的有效 路径和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盆底亚专科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创新先进技术和培养专业人才,在盆底健康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去年一年,就有近6000名女性在这里获得了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1000多名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成功摆脱了盆底健康问题的困扰,重获健康与自信。在发布会现场,专家们呼吁社会各方给予女性更多的爱与尊重,推动女性盆底健康管理的普及和发展,为女性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完)

  三都海上巡回法庭成立于2001年5月,是全国第一个海上田园式流动法庭,管辖三都海域、陆域内的各类案件。设立之初,法官们带着国徽,坐着快艇,到渔排上审理、调解案件,一张方桌四张方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据悉,惠州电务段同步建成惠州联锁列控工区,力保联锁、列控、CTC、TSRS等系统仿真试验及现场系统维护人才培养的需求。惠州联锁列控工区这支小团队由7名大学生骨干组成,平均年龄不到27岁,主要负责全段范围内的新线施工和既有站设备技改的联锁列控仿真、模拟、开通试验,以及段级组织生产联锁列控系统设备的检修维护。

  经过吸氧、抗感染、雾化等对症治疗后,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下,裴大爷症状逐渐好转,顺利出院。

  “没有监控的时候,为了渔排的安全,夜里一两点钟都要起来巡逻防盗,现在在监控室里就可以看到渔排的场景,一些陌生船只靠近也能看得见,晚上也看得很清楚,很方便。”谈起智慧监控带来的便利,三都澳万福岛渔排工作人员蔡祖助深有体会。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4日电 题:疫情歧视和偏见几时休?

  同时,七个“全覆盖”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藏医馆实现全覆盖,支持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旗舰中藏医馆”;基层中藏医药服务提供基本实现全覆盖,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藏医药适宜技术。

黄孟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