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银耳在西藏拉萨首次试种成功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0 09:59:38

  中新网拉萨6月19日电 (泽塔雍措 贡松卓玛)记者19日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获悉,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首次试种成功,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

  为贯彻落实好西藏居民膳食营养健康改善与优化专项工作,丰富西藏本地食用菌品种、进一步改善本地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积极引进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工厂化试种。

  “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高海拔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种植难度与推广条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张君丽说,高海拔地区,菌丝生长较内地缓慢,培育时间较内地长一些,需要120天左右。银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营养等条件。银耳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2℃~25℃,湿度控制在90%左右。高原光照强,气候干燥,温度湿度难以控制,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的分化,通过人为设施调控,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条件下,利于银耳正常出耳。

  张君丽说:“食用菌课题组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探索与技术试验,第一批银耳成功出菇,为推动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该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围绕西藏食用菌种业发展,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种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了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灵芝、白灵菇等20余种食用菌,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完)

  “各地互访在疫情前很流行,疫情影响使互访减少,现在条件允许就恢复了。”在马亮看来,发展经济需要加强城市间合作,互学互鉴,这是各地积极互访考察的核心原因。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今年3月初,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就说过,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总体来看,新能源整车产业竞争在加剧,结构调整在加快,自由竞争的同时也伴随着淘汰,这是一个必经的市场化过程,总体上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信赖度不断提高,信心也越来越足。”

  这些企业均是手握关键核心企业,对相关制造业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力。“要畅通国内大循环,首先‘小循环’要做起来。”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对城叔表示,就像上海和苏州之间,很多的企业、产业链乃至城市之间互动非常密集,几乎很多产业链相关要素属于当天就要流动起来的。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起底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余云东,余云东现身说法,“与‘玩得好’的同事、‘合脾气’的私人老板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吃吃饭、喝喝茶,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朋友圈、生活圈、官场圈相互交织,大家有事相互照应,有好处会互相分享。”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7日介绍说,三国领导人将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后到访北京。中国领导人将分别同三国领导人举行会见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张珮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