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16 13:40:39

  中新网青海果洛12月11电 题: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作者 刘洋

  高原初冬,草木金黄,大山大川之间,黄河水系在此静静流淌。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核心地带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这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5月,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开始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玛沁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十几年前黄河源头区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草场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增大等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护林员龙多介绍。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高级工程师李文莲介绍,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从5月15日开始,至7月15日全面完成,历时62天。由当地企业和238名前期管护员共同实施。

  “该项目实施中,果洛州林草局根据造林目的、立地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优先选择耐高寒、抗干旱、耐瘠薄的适林树种,保证了苗木成活率。同时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科学配置了修复治理模式。”李文莲说。

  据了解,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内容包括退化草原改良60万亩,人工种草47.33万亩,人工造乔木林0.01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4万亩,工程固沙13万亩。

  “该项目开工前,单位协同政府部门积极引导、鼓励牧民参与到生态修复治理中,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牧民的增收渠道。”李文莲介绍,该项目中,中标单位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通过调动项目区内,居住生活的牧民参与到治理建设中,当地牧民用工量达到了30%以上。

  据悉,该举措有效提高了当地牧民经济收入,扎实做好了牧区人口稳岗就业。随着项目开工建设,当地牧民主动参与巡山护河、垃圾清理等环保工作。

  近年来,以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当洛乡、优云乡等地为重点区域,官方累计投资4.94亿元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源干支流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以及黄河干流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建设项目。

  共计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4万亩等,修复生态退化和受损的生态缓冲带4.9万亩,项目区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得到有效遏制,林地面积由2010年的90.18万亩提升到了2022年的419.8万亩。黑土滩面积从2019年的109.8万亩减少到2022年的63.03万亩。

  同时,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当地在各类生态修复项目实施项目过程中,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达到30%以上,实现了“增绿”与“增收”双赢。(完 )

  据统计,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开展文化活动27.84万场次,活动内容涵盖文创、演艺、图书、旅游、艺术等多领域,覆盖亲子互动、商务休闲、沉浸体验等多类别,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成立手语播音硕士点。正在读研究生的胡晓波是少数的聋人学生。他说,学院老师也想招更多聋人学生,但是至今能通过统招考试的聋人只有三位,本质原因是,大多聋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够高,最容易卡在英语上。

  18日中午至夜间,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中部、西藏西部和东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和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西南部、云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见图1)。

  二是强化纾困稳岗扩岗。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持续推进降成本工作,保持必要政策支持力度,帮助有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出困境、提振信心、恢复活力,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岗位。

  一回头,三轮车边上的包裹已堆成小山。“下一步,扫码,把包裹整理入车。时效紧、生鲜件优先送,剩下的就按路线规划分类。”宋风胜边教我边将超大件包裹放在车顶,节省空间。

  严跃进则表示,当前房屋销售数据总体弱于预期,全年下跌近25%的水平,说明购房需求刺激面临阻力。不过2023年要乐观看待此类数据,随着疫情过了高峰期,新一轮社会经济刺激工作会加速,购房市场势必有较好的表现和转机。

李俊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