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澄清“转融通骤增”传闻,目前转融券余额340亿为年内最低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17 05:38:35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近日,有自媒体称“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亿股”。

  6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融券与转融券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6月12日转融券出借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指数成分股半年度调整导致转融券“还旧借新”,即收回被调出成分股等存量出借股份,同时出借新纳入的成分股等。

  自媒体引用个别交易日新增出借数据,忽略了存量收回、余额减少的情况。从数据来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周三)新增出借2.8亿股、1.7亿股,同时收回8.6亿股、0.5亿股,两天转融券余量实际累计净减少4.6亿股,当周转融券余额下降54亿元,降幅14%。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持续优化融券等相关制度。

  2023年10月,监管围绕优化融券交易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发布一系列举措,比如提高融券保证金,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投资者为私募证券 投资基金的,融券卖出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0%。此外,限制上市高管和核心员工融券出借,并对大宗套利等借助融券非正当获利方式进行监管。

  证监会于今年1月28日表示,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自1月29日起实施;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实施。

  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指出,“经研究决定,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暂停增加新的转融券规模,主要是为了打击那些利用融券交易进行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以保障融券业务的平稳运行。”有华北中型券商首席非银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截至6月14日(周五),全市场转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下降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转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0.05%。

  从历史数据能够判断,两融市场平均担保比例的极值往往和上证指数的低点相伴出现。比如A点为2013年6月,市场平均担保比例极值为2013年6月24日的208.81%,上证指数低点即为3个交易日之后2013-6-27的1950.01点。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李立峰指出,“从三大维度的12项指标来观察,当前A股处于“相对底部区间”。我们在前期报告《复盘历史几轮A股磨底行情的特征》中提出,以微观层面估值和大类资产比价、交易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三大维度的12项指标来刻画历次A股的底部特征。

  ”估值与大类资产比价方面,最新A股估值分位数位于近三年16%分位,沪深300风险溢价接近三年均值+1 std,股债收益差下行至-0.9%,接近三年均值-2倍标准差,与历次市场底部较为接近。与此同时,A股回购积极性明显提升。”李立峰表示。

  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评估并完善融券与转融券规则,加强融券与转融券逆周期调节。同时,持续加大行为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力度,对大股东、相关机构通过多层嵌套、融券“绕道”减持限售股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这两天,民进党当局犹如一只惊弓之鸟,解放军战机的轰鸣声让它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尽管它故作镇静,到处自我打气,但其内心的慌乱和恐惧越来越难以掩饰。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形,既然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分裂势力不放弃、不收敛“倚美谋独”的操弄,那么大陆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并最终为他们准备好灭顶之灾。

  因此,在好几分钟的时间里,CNN新闻字幕都如上图这样写着“泰国首都庆祝2023新年”,但转播画面却是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的夜景。

  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推进梯度发展的新棋局中,打造中部地区的综合交通中心枢纽,显得意义非凡。谁先做成了交通中心,谁就抢占了配置资源的制高点,谁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经济中心。中部有几个省会城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不遗余力地争取。

  这段时间,这家医院常邀请ICU主任、呼吸科主任,抽晚上的时间,根据诊疗指南和医院实际情况,对全院内科、外科医生开展线上培训。冯晓梅告诉记者,近期省里也组织了重症肺炎救治的线上培训,而一些被抽调至呼吸科的医护,私下里还要自学相关知识。

  本次发动机试车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2023年中国的航天发射任务继续保持高密度常态化。按照美国“太空”网站的统计,2022年全球共进行了186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进行了87次,中国进行了64次。那么2023年从世界范围来看,各航天大国又可能是怎么样的年度发射规模呢?

  据笔者查阅,“搞不清泰国和中国台湾”的美国人并不只有CNN一家,在美国著名问答社交媒体Quora上,就有专门讨论“为什么人们分不清泰国和台湾地区”的问题。

陆又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