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一期课,求职训练营哪能这么“割韭菜”

来源: IT之家
2024-06-20 06:48:35

  “60天拿下一份满意工作”“专家3V1.真人代投递”“每周60分钟职业规划聊天”……最近,“陪跑求职训练营”在求职市场上悄悄兴起,引得毕业生趋之若鹜。

  据报道,近两年,“求职”成了一个赛道,不只各种求职机构纷纷冒头,不少个人博主转型求职市场,利用前期积攒的粉丝基础开始承接改简历、就业指导等项目,时机成熟后则仿照机构开设个人“求职训练营”。

  当前,又到毕业季,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一些机构趁机推波助澜,煽动就业焦虑情绪,似乎“求职训练营”才是他们的“就业稻草”。

  而毕业生刚走入社会,求职经验欠缺,若能够接受专业的就业指导,对其就业或有帮助。但据报道,当前求职市场上的“求职训练营”良莠不齐。一些毕业生本是为了避免求职走弯路选择“求职训练营”,不想没踏入职场,却先掉进了“就业陷阱”。

  比如,一些“求职训练营”老师本身就是“离职博主”,可谓“一群失业的人指导求职的人怎么找工作”;还有的机构甚至开出10万元一期课程的天价。

  针对“求职训练营”乱象,求职人员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盲目听信商家忽悠。如选择“求职训练营”,也要先查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与对方签订合同,避免被坑骗。

  高校和相关部门也要看到,“求职训练营”火爆背后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旺盛需求。高校需重视就业指导,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大学 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监管部门和平台,则需加强对“求职训练营”等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能纵容其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同时,要对相关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加大违法成本,遏制部分商家非法牟利的冲动。

  总之,“求职训练营”不能成了“割韭菜营”。规范求职市场,更好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也才能促进行业长远发展。

  □戴先任(职员)

责任编辑:李桐

  面对春节现金需求、逆回购到期以及缴税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季节性、临时性流动性缺口,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通过大额逆回购投放和超量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等途径对冲,以维持流动性宽松。

  1月2日,“上海已监测到XBB.1.5毒株”冲上热搜。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一毒株此前一周在美流行率几乎翻了一番,约占目前美国新发病例的41%。XBB.1.5已成为美国新晋的“头号毒株”。

<strong>  暌违三年重开演唱会 歌手准备好了吗?</strong>

  此前,王女士在甘孜县城搭乘出租车前往德格。事发时,她突然出现高原反应,无法呼救。意识到情况严重后,她准备去寻找较为醒目的地方等待救援,不料陷入昏迷,瘫睡在乱石堆上。

  刘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困难,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尤为关键。

  <strong>第三年(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strong>,围绕“长效机制建设年”建设目标,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专业性、稳定性、可及性明显增强,社会舆论环境持续向好,社会歧视现象明显减少。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旗)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60%以上。

徐嘉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