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7 06:03:42

  习近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发表的讲话。

  眼下正值“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国大江南北的田间沃野呈现出一派繁忙劳作景象。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正进入冬小麦收获期,农机在成片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忙着将成熟的小麦收割归仓;在云南、湖南、江西、浙江等水稻产区,农户们积极抢抓农时,为种植晚稻引水灌溉、犁田插秧,力争为今年秋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施肥无人机、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设备被广泛投入使用,夏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关系到消费市场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十四亿多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 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并实施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天,随着耕地保护制度的严格落实,我国耕地总量最近三年连续实现净增长,进一步守牢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各地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在改良土壤的同时选育耐盐碱作物,努力找到更多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有效方法,唤醒更多“沉睡”的耕地资源。譬如,在河北沧州的滨海盐碱区内,一片2800亩的盐碱地,十年前能用于耕种的只有1400亩,如今经过治理后,能耕种2300亩。稳面积,也要提单产。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不断培育优质种子,从组织农技专家下乡向农民提供专业培训,到推广使用智能化农机和设备,各地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全领域全环节的科技含量、生产效率和综合产能。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为1.39万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扩大投资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

  对于有个别人士认为应就过去的防疫措施展开独立调查,李家超并不同意。他称,新冠病毒过去3年在全球导致约670万人死亡,疫情变化快速,各地政府按情况及时应对,并无公认的最佳或标准方案,但他认同要总结经验,而现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做的正是持续检视和优化相关工作,包括设立新的指挥架构,达至决定要快、措施要准、落实要具成果等。

  记者注意到,这波北向资金流入潮也伴随着A股的走强。从A股走势看,三大股指自2022年12月下旬开始,开启强劲反弹。在此之前,北向资金已出现多日连续净流入。

  来自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3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2.5万户地方各级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其中外部董事占多数的比例达99.9%。

  随着网友对幕后细节的讨论,1月30日,#原来中国科幻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登上微博热搜,也吸引了“国家队”前来为《流浪地球2》中的科幻场景助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1日电 1月31日,胡歌官宣生女冲上热搜,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众多网友纷纷送来祝贺。

许军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