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发《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 助力全球减碳目标实现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5-30 14:57:18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首份以消费端视角研究碳排放的专项报告——《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5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正式对外发布,将助力全球减碳目标的实现。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在长期积累和最新研究基础上共同编撰完成。

  基于专家团队消费端视角的全球碳排放研究最新结果,该报告通过分析1990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的演变特征,评估了典型产品的贸易碳转移效应。同时,提出对全球碳排放从消费端视角核算的一系列新认识,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科学院当天在上海举行《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解读报告并呼吁统筹生产端和消费端,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同时进一步优化方法学和数据质量,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更好地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研究员介绍说,基于消费端的碳核算着眼于消费行为所引发的碳排放,能够全面核算不同地域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刻画经济活动中的碳足迹,评估不同消费主体所引发的碳排放动态,更有利于明晰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归属,更好地践行公平正义。

  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90-2019年间,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端碳排放普遍高于生产端碳排放,主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地区生产端碳排放始终大于消费端碳排放,差值从1990年的14.7亿吨逐渐扩大到2019年的41.7亿吨。

  该研究报告还显示,1990-2019年间,中国消 费端碳排放始终低于生产端碳排放,生产端和消费端碳排放差值由1990年的7.0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18.0亿吨;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83.3%,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2021年,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1.0亿吨,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5亿吨。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指出,全球减碳目标的共同实现,最终要靠各国携手共进。该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消费端核算方法学研究,扩展研究产品的覆盖度,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全口径碳计量技术体系,以期获得更加深入、精确和全面的核算结果,切实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碳责任,加强南北合作,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共同应对人类挑战。

  针对消费端碳排放的未来研究和发布规划,魏伟表示,一是面向国际同行开放合作,广泛吸纳国外相关领域科学家和团队参与合作研究;二是进一步优化核算方法,融入包括各种碳源、碳汇在内的更多相关因素,开展全面、深入研究;三是为后续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口径碳排放数据库夯实基础。未来将根据研究进展,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研究报告形式适时公开发布。(完)

  其中,打击武器弹药走私方面,侦办13起涉枪案件;打击毒品走私方面,侦办22起走私毒品案件;打击“水客”走私方面,查获走私进境的浪琴、欧米茄等品牌手表1091块,案值约1600万元,涉税约500万元;打击涉税商品低报价格走私方面,查获案值3500万元的走私兔皮案,涉税约600余万元。

  针对节日期间自驾出行增多,车流量明显增长的情况,广东公安交管部门层层部署,围绕群众出行、返程高峰动态做好疏堵保畅工作,加强源头风险隐患排查,强化路面执法管控,严查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完)

  据美联社当地时间1月28日报道,截至目前,美国威斯康星州发生的85辆汽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的受伤人数已上升至27人。(总台记者 赵淼)

  听到朋友和家人介绍“这两年申请到澳门读研的人挺多,比较容易”,她抱着尝试的态度,把澳门作为备选。从官网申请、交报名费、提供相关证书,到线上面试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她顺利拿到了offer(录取通知),2022年到该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读研。

  周舟也反驳“水硕”的标签,她觉得至少在申请读博上,两年制比一年制硕士更受认可。她喜欢澳门高校的启蒙式教育和自由开放的环境,教授鼓励学生发言,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在澳门求学达到了她的预期,“我实现了想要的,两年自由的时间挺值了。”

  世界上不少国家

曾丽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