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前身之一 百年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揭幕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1 23:15:29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大夏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100年前,创建于上海的大夏大学在1937年因抗战西迁,先后在庐山、贵阳、赤水等地办学。记者17日获悉,今年是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与赤水市政府携手共建的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揭幕。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希望以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的揭幕为契机,在将陈列馆打造成为赤水重要的人文资源和新文化地标的同时,推动华东师大与赤水、与贵州“校地交流合作的手牵得更紧、心靠得更近”。

  据了解,大夏大学在赤水办学的近两年时间里,得到赤水各界帮助,让学校得以安心办学、师生得以安心从教求学之余,传承文明、施教于民、佑启乡邦。赤水与大夏大学这份经历了战火与时间淬炼的深情厚谊,历久弥坚。为纪念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华东师大与赤水市政府决定在大夏大学赤水办学旧址文昌宫上共建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实践基地、干部培训基地、乡村振兴研究实践基地同期揭牌。华东师大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干部培养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与赤水展开深入合作,助力赤水市实现发展“加速度”。

  华东师范大学方面介绍,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总面积约550平方米,分为历史图文展厅和文昌宫场景复原两大部分。陈列馆集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充分吸收了上海和赤水两地的地域及人文特色,结合大夏大学的办学史,以时间为轴,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呈现以及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示大夏大学的办学历程。据悉,陈列馆图文展厅由序厅及四大板块内容组成。序厅主要展示大夏大学历史沿革、西迁路线图,以及三位校长介绍。展厅内还有多处实物展示及互动体验区,比如:校园地图今昔对照、大夏大学赤水迁校纪念碑虚拟展示、校友查询等等。陈列馆出口处还设计了留言处:以赤水市市花石斛为造型,背景则是华东师大校门,彰显新时期校地双方紧密交流合作的前景。

  文昌宫大夏大学办公场景复原部分由大夏大学校长办公室、教职员办公室和庭院组成。办公室尽管陈设简单,但 孙中山题给王伯群校长的“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对联和“自强不息”的校训让参观者对大夏大学师生克服困难、坚持教育救国的精神风貌肃然起敬。庭院中间地面铺设有大夏大学西迁图,两边是人物铁艺造型,生动展现了大夏大学1937年西迁至贵阳以及1944年底再次迁设赤水的足迹,带参观者回到那战火纷飞、激情飞扬的艰苦岁月。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赤水市委书记汪能科表示,赤水市将倡导大夏大学苦教、苦干、苦学的“三苦精神”,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努力求学,探索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向外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云坤期盼,华东师大与贵州之缘能够继续延续,帮助提升贵州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在推动贵州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产生“变量”。(完)

  目前,“微建议”成为湖南三级委员履职新方式。几年来,委员共提交微建议66150条,审核通过58400条,相关部门办理回复56094条,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12日,记者走进赵庄村一探究竟。但见,在该村文化游园里,一根铁柱矗立在中央,铁柱中上端安装了一个伞状圆盘,八位村民坐在下垂的八个位置上,在人力轻轻摇动下,慢慢飘荡起来,不仅荡出“八仙过海”的感觉,还荡出年的味道。

  蚌埠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党总支书记郭飞回忆,去年12月25日至今年1月7日,村里经历了艰难的抗疫时刻,常住的3600余人中,有约90%人口感染。重症患者不到20人,大多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319.1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2630.9万辆次,环比下降2.1%,比2019年同期增长8.3%,比2022年同期增长16.6%。(中新财经)

  中国天气网提醒,未来几天,我国中东部气温波动明显,多地天气转冷,建议大家关注当地气温变化,及时调整衣着,做好个人防护,谨防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同时,建议大家关注临近预警预报信息,注意防范雨雪、低能见度等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合理安排出行计划。(策划/杜冰冰 数据/王伟跃 设计/魏来 任成英)(中国天气网)

  分产品看,2022年中国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6.7%和82.2%,太阳能电池出口也有67.8%的增长。此外,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9%,占进口总值的17.6%。

刘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