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村迎Z世代“共富推介官” 校地联建打造新农人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0 22:31:00

  中新网宁波6月19日电(林波 庄源)咖啡、米酒、桑葚、民宿、非遗手作……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鞍山村,40多位参赛选手们以鞍 山共富为主线,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诙谐俏皮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在直播间内鲜活展现了他们眼中的鞍山“好物”。

  这是角逐“最佳共富推介官”——“我为乡村共富代言”直播大赛决赛中的一幕。活动中,Z世代“共富推介官”们模拟乡村带货直播现场,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当地最具潜力、最有人气的“宝藏乡村”,鞍山村有着白墙黛瓦、山水萦绕的旖旎风光,也有着雨打芭蕉、采菊东篱的闲适生活,更有着传承古典、沉淀千年的人文底蕴,曾一度被誉为“都市乡村·田园城市”样板、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本次大赛吸引了很多Z世代新农人投身乡野,给鞍山注入了无限的青春活力。”云上鞍山·共富工坊管家张小晨表示,年轻人思维跳跃、“新点子”多,有了他们的陆续参与加入,才能为云上鞍山·共富工坊未来的建设打开新的发展思路。

  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直播大赛共有来自建筑与艺术、数字商务等多个专业院系的15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初赛角逐后,最终选拔出13组团队晋级决赛。

  “能把鞍山村的自然美景和乡土人文展示出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通过激烈角逐,参赛选手徐静依在决赛中获得了小组一等奖和最佳主播单项奖。

  徐静依表示,通过直播大赛这一实践平台,让她真正体验了一把从课堂走进“乡村一线”,“无论是前期的乡村调研、还是直播间的好物推介,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与鞍山村的同成长、共进步”。

  据悉,此次比赛单项奖得主将被聘为云上鞍山·共富工坊荣誉推荐官,并提供云上鞍山·共富工坊实习推荐机会。

  如今,“00后”新农人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带着新的理念、技术和热情,投身到乡村的农业生产和创新发展中,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2023年,由洪塘街道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的宁波首个乡村振兴传播研究基地落户鞍山村。作为江北区“高校院系联村”行动的首批载体之一,该基地成功打开了地方产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互融互合的新局面。

  “我们在持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坚持系统引才、重塑育才、因地用才、服务护才、激励留才,用好用活大学生这些‘鲜活力量’,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和人才‘双丰收’。”江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接下来,该区将迭代深化“高校院系联村”行动,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对接,让高校师生与地方村镇碰撞出火花,集聚一批有情怀、有技术、有资金的大学生深耕乡村振兴沃土,茁壮成长为乡村共富路上的现代“新农人”。

  诚然,乡村振兴,离不开千千万万在乡村创业的“新农人”。

  近日,宁波现代农学院正式揭牌,计划自2025年开始招生,未来五年将加快新农科建设、培养服务农业农村基层的紧缺人才,计划培养本硕博学生1000人以上。

  2024年,该市还将实施“新农人”培育行动,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建强农民田间学校等培训平台。(完)

  体育界(24人)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晓东指出,“反向春运”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在客观上有春运运输资源倒挂的因素,一票难求的情况下,一些人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换一种过年团聚的方式。在主观上也折射出公众理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故土难离的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在哪里过都是团圆年。

  按照特区政府制定的目标,预计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通过各项输入人才计划每年吸引至少3.5万名人才,即3年吸引至少10.5万名人才。上述吸引人才目标较去年和前年的年均人数增加40%。“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并有十足信心让KPI达标。”陈国基说。

  成灌高速成都—四川都江堰段

  秦晓丽是秦杰华的大女儿,她讲起,几十年前父亲带着八九岁的她来到湾东村,用两三天时间建起一个竹房,又不断地盖新房,把日子越过越好,带全家在这里扎下根儿。父亲总能扛下所有的事,想法多,幽默,只要能赚钱,什么活儿他都会去干,对家人也不耍脸色。秦晓丽家4个孩子,除了作为大姐的她,其他3个都上了大学。现在她的孩子到了她当时的年纪,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郑璇说,听障者的最大心理问题是孤立感,而新闻资讯恰恰是聋人和外界连接的桥梁之一,能帮助聋人打破孤立感,寻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奚立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