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答好春运“考卷”,让“流动中国”活力澎湃

来源: 金融界
2024-06-14 17:34:42

  每年的春运,都是对交通运输等部门的一场“大考”。今年春运期间客货运输将保持高位运行,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营业性客运量将全面回升,总量超18亿人次。面临这样的挑战,交通运输等部门责任重大,要统筹安排、科学调运、优化服务,保证服务,用实际行动绘就流动中国的幸福图景。

  拧紧交通“安全阀”,让“流动中国”底气满满。保障运输安全,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预计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8亿人次,民航旅客运输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干线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约有72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占全社会人员出行量的比例将突破8成。为此,各地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密切关注客货流量、天气变化的不同状况,不断强化客运途经线路、客运场站、渡口等执法监管,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抓好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同时,严格督促运输企业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各项要求,对长大桥隧、连续长坡等路段,提高风险排查频率,出现低温寒潮、冰冻雨雪、团雾浓雾等恶劣天气后,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即时展开清雪除冰等应急处置,最大限度提高通行安全保障,确保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安全。

  打好服务“主动仗”,让“流动中国”暖意浓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年年春运,岁岁暖心,这是一段温暖的归途,也是对交通运输部门最大的考验。从国铁集团推出“学生优惠票不再规定乘车时间限制”“旅客在办理补票、变更等业务时不再收取手续费”;到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发布客票退改新规,降低退改费率;从提升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覆盖范围,方便旅客“门到门”“点到点”出行;到小客车免费通行时段达9天,服务区停车、充电、加油、餐饮等服务管理持续提升……一系列暖心举措,以最大的诚心和实意,让旅客的出行获得感更高,使“流动的中国”更有温度。

  铺就出行“科技路”,让“流动中国”幸福多多。群众出行意愿强烈,叠加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运出行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折射流动中国的盎然生机。多年来,交通运输各部门致力创新发展,推动科技与产业相融合,全面提升了旅客出行的体验感。比如依托算法、定位和大数据,用 户与网约车能够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依托5G、云计算,路口的交通探头能够实时监测车流量变化,对红绿灯间隔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旅客可以一证进站乘车,节省了进站时间……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新措施,让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成为春运利器。在南来北往的旅途中,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又潮又科技范的春运,让流动的中国更加富有活力。

  一年春运一年新,一路春色一路景。春运,是向着团圆的抵达,是向着更美好出发。如今,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捷高效的铁路网,密集交错的航线网,使“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未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动中国”必将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也必将在暖意融融中积蓄能量,迎接春天的希望,无畏风雨书写更加美好的新篇章。(作者:陈松)

  王毅强调,中国是负责任国家,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我们不接受任何无端的臆测和炒作。面对意外情况,双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时沟通,避免误判,管控分歧。

  由于过敏问题,悠史从小对动物无感,哪怕看到猫狗都敬而远之,自小学时代之后再也没有主动去过动物园。“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大熊猫,但是近距离看香香的感受完全不同,比婴儿更加天真烂漫,冲破了我的认知,对动物有了新的体悟。”

  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俄贸易额为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其中,中国对俄出口761.23亿美元,增长12.8 %;中国自俄进口1141.49亿美元,增长43.4%。 12月当月,中俄贸易额为178.0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88.08亿美元,中国自俄进口89.97亿美元。

  在国际邮轮市场重心逐渐东移、亚洲邮轮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多年中,手握全球绝大部分船舶订单的亚洲船企却用惨痛的教训证明了: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与其他船舶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赵觉珵]旅美大熊猫“乐乐”本月初离世后,同在美国孟菲斯的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更加受到关注。近日一些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丫丫”身体消瘦且有大面积的皮肤病,不少中国网友呼吁在今年4月租借协议到期之前,让“丫丫”提前回国接受治疗,相关话题22日也登上热搜。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包括武器弹药的“致命性支持”,并声称中国已向俄罗斯提供“非致命性支持”。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回应称,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美方没有资格对中方发号施令,我们也从不接受美国对中俄关系指手画脚,甚至胁迫施压。

黄泓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