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北京双奥历程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1 03:11:03

  北京奥运博物馆全新开放,基本陈列展厅分“冬奥盛会”“夏奥记忆”“双奥之城”三部分

  奥运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北京双奥历程

  2月3日上午,北京奥运博物馆历时两年完成升级改造工作,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两周年之际重新向公众开放,为广大群众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礼物。北京奥运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发来视频致辞表示祝贺。

  叶乔波等五位冠军运动员现场捐赠藏品

  北京奥运博物馆位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南侧,总占地面积26199平方米,是以奥运为主题的永久性专题博物馆,承担着奥运藏品研究、收藏、保护、展示、征集和教育等职能,是奥运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机构。

  该馆成立于2009年,2021年5月由北京市文物局转隶至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北京奥运博物馆于2023年底完成了室内、室外4项工程升级改造任务,升级了展示体验功能。

  开馆仪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 巴赫在视频致辞中用中文“新春快乐”向中国人民致以新年祝福。

  “全新的北京奥运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必将进一步繁荣首都文化、增进公众福祉。”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北京奥运博物馆将作为彰显北京“双奥之城”独特魅力的文化载体,展现和宣传北京奥运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为广大群众提供独一无二的奥林匹克精神文化产品。

  开馆仪式上,冠军运动员叶乔波、邓亚萍、佟文、武大靖、韩晓鹏向北京奥运博物馆捐赠了个人藏品。北京奥运博物馆馆长侯明发布了奥运藏品征集倡议。

  室内展陈突出北京双奥元素

  升级改造后,北京奥运博物馆室内展陈突出了北京双奥元素,由序厅、基本陈列展厅、互动展区、临时展区等部分组成。其中,序厅主要展示“新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两部分内容。

  基本陈列展厅分为“冬奥盛会”“夏奥记忆”“双奥之城”三部分,由1394件展品和大量精彩图片、视频画面组成,通过大型场景复原、多媒体沙盘和实物裸展等多种陈列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申办、筹办、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奋斗历程等。升级改造后的北京奥运博物馆还设置了特色展示区域,包括中国范本专题展、“双奥”冠军墙、专题互动展区三部分。

  北京奥运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开放,16:00停止入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团体观众可以免费预约参观,个人观众可免预约参观。

  双奥广场设立奥林匹克五环标识等

  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北京奥运博物馆还统筹室内场馆和室外广场,探索开展“馆园融合,以馆带园,以园促馆”的运行模式。其中室外景观包括双奥广场和双奥庭院。

  双奥广场包括鸟巢南广场和连通景观大道与博物馆入口的“双奥之路”,广场上设立了奥林匹克五环标识、北京冬奥大雪花雕塑及由中国国旗、奥运五环旗等组成的旗阵,是观众拍照打卡的好去处。双奥庭院位于博物馆主入口处,两侧的双奥主题浮雕和门前新建的层叠水景与台阶、坐阶结合组成了“户外小剧场”。小剧场前的树池与坐阶的造型排列组成了“奥林匹克”英文(Olympic)摩斯密码图案。

  室内功能区包括观众服务中心(咨询台)、主题前厅、文创社教区、多功能交流区、多功能报告厅。观众服务中心(咨询台)位于博物馆室内入口东侧,提供咨询服务、轮椅和婴儿车租用、大件行李寄存等服务。

  为纪念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两周年,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还将于近期在北京与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文化与遗产基金会开展交流,就共同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项目、合作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奥林匹克研究、推动奥运文化数字化合作、加强与世界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间的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长期战略性合作机制。同时,还将举办北京双奥美术作品回顾展、北京双奥文化大讲堂等活动。

  放开之前,冯晓梅所在的医院曾收到过河北省卫健委下发过文件,要求扩充重症床位。“要求达到全院床位的10%。比如说我们有600张,(重症床位)要达到60张床位。”冯晓梅说,“扩充之后,达到60张没问题,但是还是不够。”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眼见急诊就诊量不断打破纪录,从日常的100余位,涨到四五百位,最多时640位,翻了五倍,120救护车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急诊楼前。

  12月18日,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12月19日,在医生的争取下,爷爷有了一张床位。但由于基础疾病太多,肺部合并了细菌感染,有一半的肺是几乎丧失了功能,王宁的爷爷转入ICU。

  西昌机务段提前介入、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细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严守作业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全面提升安全服务保障水平。

  “只要不发烧,或者你觉得身体行,就回来上班。”秦宇红说,到12月中旬,一线的医护人员几乎要倒光了,而前来就诊的病人只增不减。

  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区,急诊也在超负荷运转,由120救护车转运入院的急救人数,已打破上半年上海疫情时创下的纪录。急诊内科的诊位,从4个增加到7个,多科室轮流派人支援,但医护时常被淹没在病患的浪潮中。

张冰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