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黄淮高温处于鼎盛时段 南方强降雨陷入“车轮战”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2 13:29:21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6月11日)开始,华北、黄淮等地正式进入高温鼎盛阶段。预计未来三天,上述地区35℃以上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40℃以上酷热范围也将较前几天明显增加,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2℃。而在南方地区,本轮降雨过程今天将明显减弱、趋于结束,但明天开始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又将接踵而至,江南、华南等地仍将暴雨连连。

  华北黄淮未来三天高温升级 石家庄或追平观测史最长连续40℃日数纪录

  昨天,华北、黄淮等地高温继续升级,正式迎来鼎盛阶段。据实况监测显示,河北东北部和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河南、山东、安徽北部及新疆沿天山一带等地部分地区出现35~39℃高温天气,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河南北部及新疆吐鲁番等局地40~43.4℃,河北、山东、天津有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6月极值。

  预计未来三天,华北、黄淮等地仍处于高温鼎盛阶段,35°C以上高温范围扩大、40°C以上酷热范围也较前几天明显增加,华北大部、黄淮、陕西中北部、苏皖北部、湖北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42℃。

  大城市中,石家庄昨天最高气温冲上40℃,今明天将连续两日再冲40℃,或实现40℃三连击,将追平观测史最长连续40℃日数纪录,也会打破6月最长连续40℃日数纪录。

  6月15日至16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高温过范围和强度将短暂减小、减弱,但江南、江汉等地的高温又会增多,当地公众需关注临近预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江南华南强降雨无缝衔接 华北东北雷雨频扰

  降雨方面,昨天,南方强降雨继续“控场”,多地暴雨连连。据实况监测显示,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江西东北部、湖南西部、贵州南部、云南东部、四川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湖南怀化局地特大暴雨。

  根据预报,今天,南方本轮降雨过程将明显减弱、趋于结束,但明天开始到16日,随着西南暖湿气流增强,南方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又将接踵而至,江南、华南等地局部或现大暴雨。而在北方,华北、东北等地未来三天也多 分散性雷雨天气,局地还可能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来看,今天,内蒙古东部、江南中东部和南部、川西高原北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中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bqdt

  明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东北地区中东部、辽宁北部、河北东北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吉林中部、江西中部、福建西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bqdt

  后天,东北地区东部、辽宁中北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中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bqdt

  展望后期,6月17日至19日,江南、华南中西部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还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总之未来10天,南方降雨可能上演“车轮战”,强降雨可谓一轮接着一轮,无缝衔接。其中,降雨最集中、最强的区域将位于贵州至江南中南部、华南北部,上述地区累计降雨日数、降雨量或显著偏多,公众需警惕暴雨叠加效应,注意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

  “综合来看,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消费总体有望保持稳步恢复态势。”束珏婷说。

  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一共40天。今年春运期间的客流总量预计如何?随着“乙类乙管”措施落地,今年春运会呈现哪些新特点?铁路、民航等部门在服务保障旅客春运出行方面,又有哪些便利举措?跟随1月6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一起了解。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6/2e10da966e434ae590c527ed7f5dfd71.jpg" alt="" />

  李昂表示,在配套方案中,为突出传染病防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动态掌握北京市人群中新冠病毒的感染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科学研判和预测疫情发展态势,分级分类实施社会防控措施,我们专门制定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预警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市民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社区感染水平监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监测、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以及学生症状监测、人口流动监测、污水监测等多渠道多源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态势和波及程度,综合考虑疫情流行强度、严重程度、医疗资源占用等因素,及时评估风险并动态实施分级分类的疫情防控措施;针对疫情非流行时、流行时和流行严重时的疫情防控,列出了针对性的社会防控措施清单,为“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工作设定了路径,明确了具体要求。

  十、双方商定扩大医疗卫生合作,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在土共建传统医学中心,开展药用植物种植及加工、传统医学诊疗等合作。中方愿帮助土方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同土方继续加强在疾病防控、卫生应急、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数字孪生大藤峡工程只是智慧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水利部明确到2023年基本建成大藤峡等11个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平台,到2025年建成七大江河数字孪生流域,打造智慧水利体系的1.0版。

张婉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