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企上新“黑科技”:机器人“同事”之找茬“小黄人”

来源: 海外网
2024-05-31 20:24:53

  中新网阳泉4月1日电 题:煤企上新“黑科技”:机器人“同事”之找茬“小黄人”

  作者 范丽芳 王洁

  “它”有一双“大眼睛”,可360度旋转、180度仰视,侦察周边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安全测评;“它”有一张“嘴巴”,可实现与集控后台的远程无线对讲,遇到故障时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

  这个身着黄衣的“小黄人”,是井筒安全智能巡检机器人,属高科技加持的智能体系应用 端。

  华阳集团一矿竖井井口房内,安装在竖井罐笼顶部的“小黄人”,正在井筒内跟随罐笼上下运行,随着技术人员的操作,转动脖子、瞪着眼睛,时不时停下来巡检,对关键部位和可疑部件进行拍照采集、智能分析。

  另一头的竖井绞车房内,技术人员通过后端监控屏幕观看“小黄人”一路“所见所闻”,设备的运行情况尽在掌握。

  “‘小黄人’是‘找茬’高手。”一矿机电工区动力队党支部书记杜欣介绍,“它”的两只“大眼睛”各有分工:一只是高清摄像头,能高速、清晰采集视频、图像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另一只是红外热像仪,能对井筒内设备设施及线缆、管路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小黄人”还装有湿度、瓦斯浓度等智能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

  井筒作为矿井提升运输系统中的咽喉要道,其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作用重大,井筒内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更是保障矿井提升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井筒及井筒内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是井筒维护工们每天的“必修课”。

  “井筒内环境特殊,光源完全依赖矿灯,现场测量数据时,需要多次测量来确保准确性,我们还得一边干活一边注意周边的安全状况。”井筒维护工梁献国说,更重要的是,传统的人工检查不可避免地存在盲区,有时难以提前预警。

  “小黄人”的应用,解决了人工巡查劳动强度大、巡检耗时长、巡查难度大、巡查效率低、人工作业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一台‘小黄人’工作30分钟,能替代3名巡检人员工作1小时,与传统的人工检查相比,工作效率提高5倍至6倍,巡检精度达1毫米,准确率达99.99%,为企业节省了50%至70%的人工成本。”杜欣说。

  近日,中国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要求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矿山领域设备设施更新升级,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严防矿山安全事故。

  此次上新的黑科技“小黄人”,是华阳集团推动智能化建设的举措之一。该集团正在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塑造企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完)

  中外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初步确定了产生嫦娥五号撞击玻璃球粒的源撞击坑,并讨论了撞击玻璃球粒的年龄分布与内太阳系撞击体迁移的动力学过程,表明月球撞击通量变化可能与小行星带动力学过程有关。

  余海波介绍,自己的收入水平适用个税税率为10%,“我准备第一年往个人养老金账户放够12000元,退休领取时,即使要做递延纳税,10%与3%之间也有7个百分点的税率差,我仍可节税840元。假如我每年都能顶格放12000元,连续缴存30年,就能享受25200元的税收惠差。此外,我还能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理财产品中获取长期投资收益,这个年化收益率很可能也比3%高,即使考虑通胀也不亏。”

  会议要求,要按照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1月4日,“大名鼎鼎”的象限仪座流星雨闪亮登场,为全年的天象大戏拉开了序幕。

  王荃还提示,孩子出现喂养困难、拒食、频繁呕吐、腹泻或尿量减少,或者体温大于或等于41摄氏度、持续高热不退、发烧超过3天、发热并伴有新发皮疹等情况,也都需要关注。

  会后,新疆和田地区相关领导同乌鲁木齐旅游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对下一步旅游合作计划进行了详细规划。

王郁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