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遗址:数字技术重现旧石器时代场景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5-30 19:38:16

  【文化中国行 科技赋能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 王迎霞

  4万年很久远,但在宁夏水洞沟遗 址博物馆,时光不再“遥不可及”,高科技让人瞬间“穿越”,回到旧石器时代。

  令她引以为傲的,是景区打造的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水洞沟遗址博物馆。

  旧石器时代遗址,尤其是旷野土遗址的可视性和观赏性较差,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不强。作为我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很长时间内,水洞沟只是人迹罕至的荒漠和残垣断壁。如何能让大众看得懂、感兴趣,成为各方共同思考的问题。

  “水洞沟景区的管理者到国内外相关博物馆考察、取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并与鲁美艺术学院、沈阳工学院的博物馆设计人员和文物考古专家一起反复研讨、推敲,最终形成了博物馆建筑与展陈设计方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介绍说。

  它的建筑形制以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材料中最具特色的西方莫斯特文化石叶为设计背景,以石器与遗址环境的主要色调土黄色为基本色调,外形仿出土的石器造型,建筑面积达到了4308平方米。

  “全国遗址类的景区有很多,但水洞沟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元素。我们突出‘以人为本’‘雅俗共赏’的思想,集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和体验性为一体,其中最突出体验性。”罗燕说。

  在这里,科学与人文完美交融。一入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展厅,游客就经过“时光隧道”进入“远古时代”。展馆打破仅利用展柜展示文物的常规模式,融合了文物、图表、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地震平台、沙盘、多媒体展示及观众互动等多种方式,特别是运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升展览整体效果。

  在下沉式展区,借助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运用,真实再现了4万年前远古人类打制石器、祭祀、渔猎等生产、生活场景,以及暴雨倾盆、洪水肆虐、山崩地裂等灾难来临时的场景。

  唯美逼真的场景让人流连忘返,也开创了我国博物馆展示形式的先河。在2011年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水洞沟景区共接待16万人。

  一个世纪以来,水洞沟遗址一共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12个旧石器遗址点。古人类在这里留下了石器、骨器、装饰品、动物骨骼化石、火塘等数以万计的遗物、遗迹。后来,水洞沟人神秘消失了,这些人去了哪里,成为所有走出体验区的游客最关心的问题。

  多股东一减再减

  太仓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利璟,不久前作为赴欧招商团的主要负责人,和招商团队9天在欧洲跑了14座城市,带回了这批外资项目。在跟记者谈起此次的欧洲之行,陆利璟先给记者看了一段广为传播的视频。在这段视频中,外方代表上来就说,“能再次听到中文感觉真好!”这让陆利璟和他的同事们倍感亲切,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让对方的投资部门当即决定把一个新项目跟太仓进行对接。

  (二)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是由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复制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是根本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空间管控底线;贯彻全面节约战略,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在分红大会现场,获评“最美家庭”称号的村民代表上台领取荣誉证书。“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有年味的场景了,如今富起来的邱圩过年氛围真浓。”邱一洋家庭获评最美家庭,77岁的邱一洋说,家里三儿一女,都已成家。一大家人都是二层小别墅,生活衣食无忧。“我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领到不要钱的年货。过年就吃猪肉炖粉条,这日子美得很哩。”

  2023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一直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对“自我革命”这个重要课题进行深入阐释,一起学习领悟。

  <strong>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strong>

林春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