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查询分数?内部买补录名额? 高考过后骗局来袭

来源: 红山网
2024-06-12 16:55:33

  提前查询分数?内部买补录名额?

  高考过后骗局来袭 要警惕!

  骗局1 提前查询分数

  不法分子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警方提示:考生及家人们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骗局2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发送相关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费打入指定银行账号,骗取钱财后便失去联系。

  ■警方提示:这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往往向学生或家长们发送类似校徽、课程资料、虚假大学地址等内容博得信任。考生和家长们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需辨别真伪,通过官方链接或网址进入,转账前核实账号真伪。

  骗局3 内部指标补录

  不法分子冒充他人或伪造各种身份,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招满,可花钱“打点”获得补录名额;有的谎称有特殊关系,可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来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 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 本报记者 孙莹

  头戴蓝盔,身着迷彩服,担负扫雷排爆、医疗救助、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在忙碌中迎接新春佳节。

裹满麻酱的热干面

  “家乡年味已很浓了,家家户户开始杀猪、办年货。”鹿野说道,春节期间,由各村秧歌队组成的近40人的秧歌大队,还会挨家挨户拜年扭秧歌。大家聚在院子前,听着,看着,扭着,可有意思了。而亲戚间串门时,茶余饭后,听他们聊天,就能知道这一年来镇上发生了哪些事情,也很好玩。

堪称“下饭之神”

  学界多认为,这一图案是从中国自东向西传播,其以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渊薮。有部分学者猜想其源于中原,后从蒙古帝国西征时,从敦煌沿丝绸之路同时向蒙古国、印度、中亚各地传播,后从中亚、西亚向非洲的埃及、欧洲各国传播。也有学者提出,是战争把它带至西方社会。

<strong>  【镜头四:2015年 陕西】</strong>

周贤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