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旅游人气持续飙升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9 01:11:33

  中国国内旅游人气持续飙升(专家解读)

  美国彭博社刊文称,中国国内旅游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携程公司表示,体验式旅游热度高,冲浪、去主题乐园和到郊外游玩等活动今年人气飙升。

  旅游行业网站“酒店新闻”报道称,中国游客将推动全球旅游业复苏。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研究预测,预计到2023年底,中国旅游业将贡献1.48万亿美元经济产值,比2022年增长150%以上。

  文旅部公布的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中国旅游市场的变化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需求集中爆发。自春节以来,中国旅游需求快速复苏,形成强劲增长态势。保守估计,2023年全年旅游消费同比增长将超过2.50万亿元。这一增长量,相当于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这一增量彰显中国今年消费复苏。

  二是国内旅游再次展现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30万亿元,增长 1.12万亿元,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研究发现,这种增长是中长期的,说明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中长期增长轨道。

  此外,中国旅游业还有多种值得关注的新现象。第一,人口聚散成为改变旅游格局的重要变量,城市吸纳人口的能力成为影响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变量;第二,远程目的地越来越依赖于时间分配,近程目的地越来越依赖于玩法创新;第三,从今年涌现的旅游热点来看,如贵州“村超”、淄博烧烤、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旅游业态正在发生变化,新业态迅速成为流量入口。

  中国旅游业热度上升,反映了国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文化性、服务性消费快速上升,推动旅游需求强劲增长。

  旅游热将持续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消费方面,旅游占据居民消费增量的重要份额。旅游热有望推动消费增长,拉动就业,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在生态文明方面,旅游也使目的地自然景观产生经济价值,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体现。此外,中国旅游热还会对全球旅游市场带来溢出效应。中国客源走出国门,将推动世界旅游业复苏和新格局形成。(汪莹采访整理)

  受访专家: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副研究员、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 准

  方案明确,户籍从市外迁入沈阳市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育儿补贴。三孩育儿补贴所需资金由区、县(市)财政承担,市财政对区、县(市)财政实际补助金额给予50%补助。

  今年3月7日“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商务局局长赵戈表示,今年沈阳将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

  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是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于2020年建立,以强化疫情期间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成为问题诉求解决的重要渠道。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该工作专班工作重点发生变化。

  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表示,要学习江苏聚力发展、聚焦高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定力,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开展更广泛深入的两地合作,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现代化建设新实践。

  3月26日,厦门CBA全明星赛期间,举办了首届CBA商务高峰论坛,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或机构的多位专业人士,畅谈CBA的发展之路。

  事实上,上海黄浦江上要打造首个跨江缆车的消息,在官宣一周前就已广泛流传。3月29日,一张“浦江之心”跨江缆车项目签约仪式的照⽚在网上流传,引发广泛讨论。

黄伟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