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2 18:08:56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 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在张毓中看来,今年的春节年味特别浓,有一种“全球华人大团圆”之感。不仅他从大陆飞回台湾,很多小时候的朋友也从美国、加拿大或其他地方回到家乡过年,大家难得相聚。

  “7公里的湖心路,我每天最少要在鸟类最活跃的早晨和傍晚走两趟。除了观察湖面、候鸟情况,还要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现在湖面结冰了,有来滑冰的,还有来冰钓的,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李国忠说。

  杨浦区方面介绍,杨浦滨江创智中心项目开工是新一轮杨浦滨江三年行动计划的“发令枪”,也是2023年上海杨浦区安排的100项重大工程之一。杨浦滨江创智中心将成为杨浦滨江综合开发建设的主节点,未来融合会议中心、艺术中心、展览中心、公园中心等公共服务,打造面向公众、集办公、科技、展陈、文化、绿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近几年来,日均进水量增长迅猛,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急需新增产能。同时,上海市‘十四五’COD(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非常重,也需要寻找新的减排突破口。”童飞说,白龙港厂扩建三期工程污水设计处理规模为70万立方米/日,污泥处理规模112吨干基/日。扩建三期工程投运后,白龙港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350万立方米/日,污泥处理规模达将到598吨干基/日,可进一步削减COD近8万吨/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广东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关键之为。春节前,广东先后召开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正月初七兔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对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再部署。

  <strong>出行畅:国内旅游出游突破3亿人次 流动中国彰显生机活力</strong>

王雪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