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光伏企业竞逐行业前沿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3 04:52:45

  中新社嘉兴5月31日电 (王梦瑶)各式机械臂上下挥舞,自动驾驶的AGV(自动导向车)穿梭在画着黄线的专门通道中,一片片光伏组件在产线上生产、加工、挪运,偌大的厂房里只零星分散着几个工人……

  日前,中新社记者来到隆基绿能位于浙江嘉兴的光伏基地,该基地是目前全球光伏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灯塔工厂”由世界经济论坛组织遴选,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领先水平。

  在这里,每16秒就有一块光伏组件下线,工厂自动化程度达到90%以上。科技助力下,工厂产品的品质可靠性提升了43%,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84%,基地整体单位能耗降低20%。

  中国光伏行业领跑全球。新能源行业研究机构InfoLink近期发布的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排行榜前十企业榜单中,九位被中国企业占据,仅第十位为美国企业First Solar。国际能源署预计,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将继续主导全球光伏产能存量与增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建设领先制造工厂外,中国光伏企业也在探索技术前沿。研发能力是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池决定发电效率和成本,是光伏产品的关键器件。

  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中国光伏标委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对中新社表示,晶硅电池N型技术作为光伏行业下一代技术,目前大致形成了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光伏电池)、HJT(异质结光伏电池)和叠加BC(背接触光伏电池)三大技术路径。

  InfoLink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TOPCon电池的名义产能已达到560GW(吉瓦),HJT和BC电池的产能则分别为45GW和48GW。

  吕锦标介绍,TOPCon产线设备投资低、工艺成熟、批次良率高,因而成为当前主流。BC技术工艺难关仍待突破,成本较高,但光电转化效率也最高。

  据最新数据,隆基绿能的BC技术已实现27.3%的电池转换效率,创造单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新世界纪录。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曾表示,BC技术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十年将实现更快发展。

  与国外相比,晶硅电池技术方面中国可谓“独霸”,吕锦标表示,目前美国First Solar采用的是薄膜太阳能技术,转化效率低,成本是中国晶体硅光伏的两倍。

  First Solar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8.31亿美元,其中有约6.6亿美元来自美国政府补贴,占比高达80%;今年一 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37亿美元,政府补贴2.81亿美元,也即若无政府补贴,该公司一季度将亏损4400万美元。

避免了伤处发生碰撞

<strong>  为什么行业会出现寒冬?</strong>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比亚迪将向300万辆的销售目标发起冲击。同时,比亚迪也在加大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力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未来,比亚迪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会加大力度。”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销量已经达到5.59万辆,同比增长307.2%。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的“春风行动”形式多样,既有本地劳务品牌项目的推介,也有“点对点”的劳务协作对接服务,还有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城乡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等。

  物流园人头攒动,卫生院秩序井然,红辣椒映红菜农的脸……从蔬菜之乡的蔬菜交易红火,看畅通国内大循环;从菜农憧憬2023年红火生活,看提振经济的强烈信心。物流畅起来,信心强起来,在寿光,我看到一个活力中国、一个红火的2023!

  今年春节,五龙坪村村民驾驶汽车,沿着平坦的水泥马路进出村子畅通无阻。夜幕降临,遍布全村的400多盏太阳能路灯亮起。孩子们在路灯下玩耍,大人们在路灯下聊天,明亮的灯光倾洒而下,点亮了山村的夜晚,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袁俊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