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与海外院校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24 14:20:17

  中新网南宁6月22日电(韦佳秀)“在广西留学的感受是深刻而独特的,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了解很多当地的人文风俗,眼界也开阔了。”来自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泰国籍留学生杨宁安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6月18日至21日,来自中国30家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广西各大院校,实地记录广西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活动期间,中国学生与东盟留学生共同进行中国传统舞狮表演,杨宁安正是参与舞狮表演的学 生之一。

  2024年广西教育工作会议透露,广西今年将加强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在此背景下,广西各大院校拓展深化与海外院校合作办学,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

  其中,广西外国语学院深耕小语种专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办学特色,培育国际化人才。该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陈倩介绍,学校开设的外语专业涵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所有成员国的语言,依托“专业+外语”的课程模式,为广西与东盟国家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3、2、1,开播!”记者团走进广西外国语学院的跨境电商实验室,学校合作企业的专家正指导该校的中外学生开展模拟跨境直播。

  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特别是对东盟小语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较大,广西外国语学院适时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成为中外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之一。

  走进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记者们看到来自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的32位师生正在该校开展为期7天的学习。

  “有机会接触到VR、AI这些前沿科技,特别是通过VR技术还原现场工作场景,这样的教学让我收获很大。”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的学生伍伟铭说。

  据介绍,近年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和26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共建中国—东盟商科技术创新与职业教育(印尼)合作中心、(柬埔寨)合作中心、海外“丝路金融学院”等对外交流项目,为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注入活力。

  记者团还走进北部湾大学参观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探访中华白海豚自然教育基地科学观豚教室等。北部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性为办学特色的院校,近年来,该校与海外多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开展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

  “学校开设的双语课程达200多门,还有2个运行良好的对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合作办学项目。”北部湾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柏玲介绍,2021年,北部湾大学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获批设立,同时,该校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引进外方优质核心课程。(完)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形二维纳米材料,它轻如空气,又坚比钢铁,拥有极佳的导热性、导电性、透光性和强韧性,在电子、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非常巨大。比如,石墨烯可以用来生产柔性显示屏、电池、服装等等,用石墨烯和铜片堆叠制成“超级铜”,其导电性能甚至超过银。

  这家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卫星制造技术经过数次迭代,分辨率等关键指标不断提高,卫星体积则一代比一代小。

  周生生2020年、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归母净利润规模相对于2017-2019年来说也大幅缩小。2022年中报显示,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

  肯尼亚旅游局首席执行官表示,肯尼亚入境游传统市场基本是欧美游客为主,后来逐步转向中东、亚洲及非洲其他国家,经过多年的营销推广,肯尼亚已成为深受中国游客喜爱的非洲出境目的地,排在埃及、南非之后位列第三,市场潜力巨大,未来肯尼亚旅游局将在中国进行进一步推广。

  在具体部署和政策安排指引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提速,环境技术创新硕果累累,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中国环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接近全球60%,是全球布局环境技术创新最积极的国家。截至2021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备战打仗的弦一刻不能松!”巩昊告诉记者,新的职能任务对实战化训练提出更高要求。他们通过临机组织战备拉动演练,并将连贯复杂特情融入全程,旨在强化官兵随时战斗意识。

袁馨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