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3 20:12:04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 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免去柳拯的民政部副部长职务;免去赵世堂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免去孟冬(女)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职务;免去赵承的新华通讯社副社长职务;免去李文堂的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职务;免去李立功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职务。

  “不同镜头下的布林肯访华”18日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在BBC和《华盛顿邮报》拍摄的布林肯下飞机照片中,当天蔚蓝的北京天空变成了灰黑色。有评论称:戴上“有色眼镜”,原来看什么都是“灰的”。

  缅甸中央政府对缅北的控制乏力还要从英殖民时期的历史中才能找到根源。美国学者詹姆斯·斯科特将这些地方统称为“无政府主义高地”,国家权力的缺失以及多元族群文化的共存,使外界对这片区域充满了神秘而浪漫的想象。而缅北成为“赌博天堂”“诈骗乐土”则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可能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

  缅北电信诈骗集团无论是从大陆招收话务员,还是对大陆民众进行诈骗,都深度依赖于对新型社交媒体的运用。因此,相关方面可以采取政府与信息技术企业深度合作的模式,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精准识别并且拦截试图进行电信诈骗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溯源,锁定电信诈骗人员的身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惩诫措施。

  “对我们来说,印度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市场,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苹果CEO库克在2月份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从本质上讲,我们是在吸取多年前在中国扩展时学到的知识。”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都是中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林欣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