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生态惠民 广东建成141条自然教育径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3 18:35:42

  中新网广州2月5日电(程景伟 林荫)广东省林业局5日通报称,日前,广东再建成40条自然教育径,使得全省自然教育径增至141条,覆盖全省18个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总长度达254.2公里。

  据介绍,自然教育径是为开展自然教育而设置的具有明确教育主题的路径,安装有自然教育标识系统和互动体验设施,可根据生态资源特色提供教育内容,满足体验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广东省此次新增的40条自然教育径,分布于广州、东莞、茂名等16个市,多存在于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不同场所。

  “新增的自然教育径首次添加了红色古迹、非遗民俗与森林文化的元素,并将绿美广东和林长制实践融入了路径建设构思中来,为自然教育发展赋能。”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141条自然教育径依据开设目的、教学内容,可划分为自然观察、自然探索、森林文化和绿美实践等四大类型,它们各具特色,因地制宜设计课程与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基本形成了“自然+人文”的发展格局。

  自然观察类如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华南虎自然教育径,以半野化模式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为基础,集视、听、触觉等体验一体,设置华南虎展区、观虎台、华南虎幼儿园等设施,让参与者全方面了解华南虎。自然探索类如饶平青岚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教育径,通过打造“小小地质学家”“恐龙化石修复”等各类主题活动,吸引孩子们在探索地质遗迹中主动发掘自然奥秘。

  森林文化类如广州中山纪念堂“诗情绿意”人文自然教育径,配套“侦查神器防白蚁”“读懂历史品建筑”等主题课程,实现红色主题教育与绿色自然教育生动融合。绿美实践类如广东省西江林场的烂柯山生态自然教育径,在自然教育活动中纳入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的森林恢复与保护工作内容,让参与者以“小小林长”的身份体验资源监测、森林消防、防疫保育、巡林护林等林业工作。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自然教育径规范化建设。据介绍,广东将继续加强设施及人才建设,深挖地域生态人文资源,孵化精品课程,拓展自然教育空间,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与资源支撑能力,大力开展富 有内涵、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特色自然教育活动,打造具有粤港澳特色的一流自然教育品牌,讲好绿美广东故事。(完)

  当日正值南方农历小年,走进吉庆街,一串串红灯笼、中国结将街道装饰一新,耳畔欢快的乐曲此起彼伏,“年味”迎面而来。德华楼、汪玉霞、冠生园等老字号店铺里,市民排起了长队。

  该车型是大连机车研发的新型客货通用交流传动米轨新能源机车。机车采用纯电池动力驱动,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该机车可以实现牵引2500吨货车,速度达到每小时70公里;牵引1000吨客车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

  为确保供电稳定,国网湖南电力发布覆冰寒潮蓝色预警,派出骨干力量赴全省各易覆冰市县进行配网融冰技术,组织配网分段式、有源移动式、固定式等新型配网融冰装置开展融冰试运,全力迎战此轮雨雪冰冻天气。

  同期,美国页岩油气企业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盈利达到13亿美元。早在2020年,该公司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几近枯竭,一度申请破产保护。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股价去年全年上涨50.5%,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整体下跌20%对比鲜明。

  文章指出,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读原文、悟原理。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要把学习报告同学习大会系列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联系着学。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联系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联系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廖和明介绍,2022年,投资50多亿元的“国字号”重点农业水利工程桂中治旱工程主体完工,594公里骨干渠系全线通水,来宾市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彻底改写“靠天吃饭”的发展格局,“桂中旱片”将蜕变为“桂中富片”。

李怡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