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环保:6月1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北京证监局、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原标题:首创环保:6月1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北京证监局、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校园春色~综合网,被采摘污染的酋-vvCHDHUu6FMZ9P-首创环保:6月19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北京证监局、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关于“水、固、气、能”业务组合中“能”的业务开展情况?

答:公司在能源领域的探索仍然是围绕目前的核心业务,以北京市北节能源设计研究所、北京首创热力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稳步探索节能咨询、跨季节储能的市政低碳热源、小型清洁生物质热源和智慧能源管理等资源能源业务。

首创环保集团“能源”业务目前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北京市北节能源设计研究所开展碳资产开发等碳咨询服务业务、立足主业的碳交易研究等。2023年,公司在福建南安落地林业碳汇咨询项目,在宁夏、山东等地落地十余个咨询项目,新乡焚烧项目成功注册VCS,属国际首批,示范带动作用凸显。二是市政领域的低碳清洁供热业务,这部分的低碳热源替代改造、源网储荷的优化,仍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和空间。首创环保集团依托首创热力已有集中供热项目运营经验和技术团队,在储热技术研发、智慧供热系统等方面有序推进。三是在工业园区场景下以工业热能(蒸汽)为核心,提供成本更低、更具有持续性的园区清洁能源梯级利用和服务。目前已在河北的工业园区通过小型负荷可波动的生物质能锅炉进行资源化和能源化结合的两化清洁能源供应服务,已处于技术运营优化阶段。

总体来看,公司“能”的业务尚处于培育期。

问:公司“城市深耕、价值多元,三元驱动”的具体内容是?

答:这三项策略是 “生态+2025”总体战略框架下的核心策略。

具体来讲,城市深耕是我们的市场策略,是充分利用公司业务全国布局的辐射优势,在市场拓展和业务拓展上,注重围绕优势地区打造业务根据地。

价值多元是公司的产品策略。公司依托丰富的环保行业建设、运营和技术经验成果,持续打造综合解决方案。

三元驱动是我们的能力策略。三元驱动的三元分别为技业一体、卓越运营、金融资管。近年来,在技业一体方面,公司以固废为试点,构建技改“揭榜挂帅”机制;建立科技创新IPD机制和产品认证IPMT机制;在卓越运营方面,大力攻坚风险项目,强力推动ROE提升,资产质量有效改善;在金融资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REITs发行,各类资产退出工作初见成效。

未来,公司将围绕三项核心策略,坚持稳中求进,追求全面效率提升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为股东创造价值。

问:如何评估当前水价调整对公司的影响?近期公司水价调整的节奏是否有变化?

答:水价调整关系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近期水务市场的价格调整来讲 ,总体呈现积极趋势。

水价调整主要受成本、行业定价水平、定价机制以及 115 号文对政府、个人、企业承担比例的调整预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从首创环保实践来看,公司2023年实现10个项目水价调增,涉及处理规模81万吨/日,预计每年增收7,676万元。今年,我们关注到供水部分项目正在开展调价工作,有边际改善的趋势。

问:公司对于未来分红是如何考虑的?

答:公司一直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报,连续24年实施现金分红来报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2023年,公司分红超过7亿元,股利支付率超过45%。未来,公司将继续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报,同时兼顾公司合理资金需求,制定和实施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

问:公司出售新加坡ECO项目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根据环保集团“进退守试”的战略安排,危废业务属于“退出”的业务板块,本次出售是对公司业务战略的坚定执行与落地。同时,本次出售时机优良、定价合理, 有利于公司及时获取更多资金并投入到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之中。

未来,公司会按照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积极开拓国内外新的优势项目,谋求发展增量。

首创环保(600008)主营业务:市政公用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企业环保节能综合服务。

首创环保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3.53亿元,同比上升0.24%;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上升11.89%;扣非净利润3.49亿元,同比上升11.99%;负债率64.94%,投资收益-732.8万元,财务费用3.94亿元,毛利率33.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6。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4475.29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44.36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广东省统计局称,前三季度包括制造业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2%,比去年同期多了12.8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蓄积,工业经济中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占比提高。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4.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处于高位,增长35%,快于制造业投资。/index.ht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