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构建自然教育“六个一”发展模式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1 00:58:06

  中新网西宁5月31日电 (记者 李江宁)“回顾青海自然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通过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培育,教育部门合作,社会共同参与,一同携手构建了‘六个一’的发展模式。”31日,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韩强表示。

  当日,2024年青海自然教育启动会在西宁举行。韩强向公众介 绍青海自然教育构建的“六个一”发展模式:

  ——出台一批引领性政策指导文件。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领导小组印发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及自然教育大纲,青海省林草局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青海省自然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确立了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强化了顶层设计,夯实了制度基础。

  ——打造一个专业化服务指导机构。近年来,青海省林草局推动成立青海省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成立青海省自然教育协会,构建规范有序、特色鲜明、共建共享、广泛参与的自然教育发展新格局。

  ——建立一批多元化自然教育试点。青海以2个国家公园、6个自然保护区和19个国家湿地公园为试点,深度探索自然教育模式,打造自然解说体系,强化能力培训,着力搭建青海自然教育体系框架。

  ——设立一批标准化自然教育基地。青海印发《自然教育基地认定指南》,成功认定自然教育基地45个。出台《生态学校评定导则》,设立全龄段覆盖的生态学校、湿地学校39所。

  ——研发一批体系化自然教育课程。青海打造专家智库、专业讲师、志愿服务“三支队伍”,研发动植物识别、水源保护、垃圾分类、国家公园等25门自然教育课程,配套编写了数十套涵盖科普、文学、摄影、绘画等类别的读本教材和丛书专著。

  ——创办一批多样化主题实践活动。近年来,青海强化博物馆、标本馆、实验室、科普馆等场域供给,创办课程设计、云享课堂、生态夏令营等活动品牌,探索自然教育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形成网络直播、摄影巡展、征文大赛、人文体验等实践模式。

  “青海生态地位极其特殊,数不尽的高山、湖泊、草地和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林场、农场都是青海开展自然教育的优质资源。”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自然教育大会,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特色,明确青海自然教育发展方向,打造自然教育特色品牌。

  会议以“共商·共谋·共建青海自然教育谱新篇”为主题,通过开幕式、主会议、4个分会议和嘉年华系列活动,邀请青海相关部门,科研机构等探索构建青海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完)

  离职后,姜廷宪还成为重庆万花谷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演习中,王德锦所在班的火炮正在进行射击准备,千斤顶突然无法自动放列。判明情况后,他当即指挥炮手采用半自动模式放置千斤顶,最终按要求完成射击任务。

  2014年,内地和香港携手推出了连接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的沪港通机制,让两地投资者首次在不改变本地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方便快捷地直接参与对方股票市场。其后,连接香港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深港通也于2016年启动。2022年7月4日,“ETF通”正式启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可以像买卖两地市场的股票一样相互买卖符合资格的ETF。

  山东省健全下一级“一把手”向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机制,组织各市党委书记向省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天津市建立“五必谈”制度,坚持主体责任考核必谈、巡视整改必谈、新任职干部必谈、出现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必谈、发生失职失责问题必谈……“一把手”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不断健全,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姚 尧

  显然,2022年核准制下IPO发行数量、首发募资规模同比都大幅收缩,而同期注册制新股虽然发行数量减少,但募资总额不减反增。

赖伟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