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数字见证中阿合作2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5-31 20:25:09

  央视网消息:从丝绸古道商旅络绎,到上世纪双方全面建交,再到新世纪中阿开启整体合作时代……跨越山海,纵贯古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不断续写友好合作的新篇章。今年适逢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20年来双方战略互信持续深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守望相助是中阿友好的鲜明特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双方坚定相互支持。阿拉伯国家一贯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阿盟外长理事会连续44次专门通过涉华友好决议。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支持叙利亚重返阿盟,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战略自主、实现团结自强。

  在互信中彼此支持,在互利中合作共赢。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200多个大型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国。

  据海关统计,20年来,我国对阿拉伯联盟进出口由2004年的3038.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820.9%至2023年的2.8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阿盟进出口9461.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8%,占我国对外贸易总值的6.9%。

  中阿文明互鉴也走在世界前列。阿盟是全球首个同中国共同发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文件的地区组织。中国已同13个阿拉伯国家合作建设21所孔子学院和2所孔子课堂。阿联酋、沙特、巴勒斯坦、埃及、突尼斯、吉布提正式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近年来,中阿在卫星领域的合作生机勃发,多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中阿北斗合作机制不断夯实,合作取得务实成果。在突尼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当地建立;在科威特,北斗系统辅助建 造了300米高的科威特国家银行总部大楼;在黎巴嫩,北斗高精度技术运用到贝鲁特港口码头的施工测量……专家认为,以北斗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卫星技术对于帮助阿拉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发展自身先进技术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方晓丹介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主要是各地加大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加大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共同带动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增加。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2022年全国农民工规模达到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月均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

  线路畅通也是中欧班列安全的一个关键,连云港东站派出所联合相关单位深入到中欧班列运输专用线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调研,协调指导在专用线连接处、重点平交道口安装入侵报警系统3处,并加强联查联巡。截至1月19日,连云港东站派出所已经实现第16个线路“百日双无”(无伤亡事故、无影响铁路运输事件)。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古街夜景、地道美食吸引着八方游客。“既能尝美食,还能穿汉服,很有趣。”前来游玩的市民郝慧超说。

  <strong>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strong>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0/3687647290.jpg" alt="" />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目前,广东全省制造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6万亿元大关,拥有70余万户制造业企业法人和一大批优质企业、8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黄心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