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口岸气垫船客运开通 中俄旅客体验乘船跨境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7 16:24:32

  中新社黑河4月3日电(记者 王琳)伴随天气转暖,中俄界江黑龙江黑河段即将迎来流冰期。中国黑河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的春季气垫船客运运输于3日开通,两国旅客纷纷体验乘坐气垫船跨境出行的乐趣。

  2023年至2024年冬季,黑河口岸冰封期通关153天。随着春和日暖,经中俄有关部门协商决定,于4月3日关闭黑河至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的冬季浮箱固冰通道运输。

  为保障中俄旅客正常通行,今年春季气垫船客运运输于同日开通。8时,中俄双方的气垫船开始往返口岸,中俄旅客乘坐“过江神 器”在江上驰骋

  俄罗斯游客娜塔莉娅说:“通关很便利很快,一切体验都那么好。”俄罗斯游客列娜说:“我来过黑河很多次,这次去哈尔滨、北京、上海玩了一圈,中国的美食很好吃,现在要乘坐气垫船回俄罗斯。”

  自1992年4月17日,黑河口岸气垫船运输首航以来,已有32年历史。在今春首航日,中国黑河港务局4艘气垫船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港2艘气垫船投入运营,是近期中俄界江客运的主要方式,预计持续20至30天。此后,将根据天气、冰情等客观情况,更换往来界江的其他交通运输工具。

  黑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副队长徐城植介绍:“在客流高峰时段,我们通过加开通道等通关措施,缩短旅客候检时间。”黑河港务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立新说:“今日投入气垫船4艘、单次运载旅客67位,能够满足每日1200人次到1500人次旅客的出入境需求。”

  好好读诗,好好挣钱,好好爱你”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起源于商号广告牌灯箱,夜间点燃里面的蜡烛挂在门外招揽顾客。历经200多年,湟源排灯逐渐发展成现在有底座、图案,形式多样的灯彩艺术,有机地汇集了木工、雕刻、绘画、装饰、剪纸、皮影、书法等多种艺术,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系列活动由中国新闻网面向全球首播,不仅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多家央媒报道,更受到众多海外媒体关注,获多国网友盛赞。

  当晚,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陈春梅等一行也观看了演出。陈春梅说,脱口秀这种艺术形式,反映着年轻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快乐。“非常欢迎你们来到纽约”,带来春天的气息。

  持续强化土壤风险管控,全省土壤环境保持清洁。我省划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启动全省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等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修复治理项目,实施3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西宁市“无废城市”试点创建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06/2a86c40a3345458d91d74dd5ab1569a4.jpg" alt="" />

杨健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