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印尼味与家乡味混搭 广西归侨的别样年味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5 05:18:57

  中新社南宁2月10日电 题:印尼味与家乡味混搭 广西归侨的别样年味

  作者 韦佳秀 陈沿佑 林浩

  香茅炸鸡、黄姜饭、白斩鸡、柠檬鸭......大年夜,住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86岁印尼归侨蔡兰妹,与儿子、儿媳和孙女围坐在一起,伴着欢快的印尼歌曲一边话家常,一边吃着印尼菜和中国菜组成的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20世纪60年代,23岁的蔡兰妹随家人从印尼回国,被安置在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以下简称:武鸣华侨农场)。蔡兰妹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年餐桌上家乡味不可少,而印尼菜和糕点留存着她儿时的回忆。

  走进蔡兰妹的家中,在印尼拍摄的婚纱照以及从印尼带回来的音乐碟片、制作印尼糕点的模具都还留存着。“母亲当年带回来的还有制作印尼美食的手艺。”蔡兰妹的儿子蔡战燚说。

  随着蔡兰妹年岁渐高,逢年过节时准备家宴的任务就传到了儿子和儿媳妇的手中。蔡战燚告诉记者,他与妻子跟随母亲制作美食已有二十多年,“每年过年必做的是香茅炸鸡和白斩鸡,我女儿从小吃这两道菜长大的”。

  蔡战燚介绍,印尼菜的特点在于加入丰富的香料。“香茅炸鸡要用香茅、红葱等多种香料与鸡肉混合腌制一个晚上,待入味后煎炸出锅,十分美味。”他说,区别于印尼菜,白斩鸡作为家乡菜代表,讲究的是清淡鲜美。

  据介绍,2013年,武鸣华侨农场升级为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华侨农场转型改制的示范性区域。随着侨场发展得越来越好,2020 年,在外发展的蔡战燚与妻子李月瑶回到蔡兰妹身边。他在家门口的物业公司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妻子则继承家婆的厨艺,制作印尼预制菜并对外销售。

  李月瑶介绍,她制作的印尼预制菜在当地颇受欢迎,还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年前这段时间订单很密集,香茅炸鸡、沙爹猪肉串以及菊花饼等是顾客点得最多的。”

  李月瑶说,有时丈夫和女儿也会帮忙,将做好的印尼菜进行真空包装、装箱密封等。“顾客收到后稍微处理即可,如香茅炸鸡等熟制品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沙爹牛肉串麻烦一点,需要自己烤制。”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年夜饭是除夕最重要的仪式。母亲曾跟我说,以前在印尼时离家远,一年就等着这一天吃个团圆饭。”蔡战燚表示,大年三十这天他与妻子暂停接收印尼预制菜订单,一家人好好享受大年夜的团圆时刻。

  据介绍,武鸣华侨农场始建于1960年,曾先后安置了来自印尼、越南等9个东南亚国家的归侨约1.2万人。由于归侨大多数来自东盟国家,所以侨场的归侨侨眷过年的餐桌上,“东盟味道”很浓,与家乡味道共同组成了特别的年味。(完)

  福建省纪委监委驻省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对被监督单位“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及时开展谈话提醒,推动从职能部门到基层粮库理顺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浙江印发《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今年重庆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年度计划投资较上年初增长18.5%;吉林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会议,全力解决项目困难,掀起建设热潮……各地真抓实干,努力将“规划图”变成“实景画”,利当前、惠长远。

  考试一结束,海涛就联系发题人,付款200元后,对方不久发来了第二门考试的考题与答案,并告知其第三门考试的答案将在第三门考试当天发送到海涛手机上。

  科技让西红柿更有滋味儿

  <strong>赛后转换利用</strong>

  新华社布鲁塞尔1月31日电(记者康逸)欧盟统计局1月31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22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5%,欧盟增长3.6%。

郝爱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