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学者热议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来源: 光明网
2024-06-20 00:29:54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题:沪苏浙皖学者热议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中新社记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月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推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包海波用三个“度”概括此次座谈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的新推力。一是延伸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长度”,催生一批“更具创新活力”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加快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进度”,为建设统一大市场、培育更多区域发展共同体树立新样板。三是突破高层次协同开放的新“高度”,为长三角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张学良指出,要树立全局视野与战略思维,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定位思考,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协同发展,努力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各种优质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表示,“要久久为功,探索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要稳中求进,急不得也慢不得;要认准方向,明晰问题,努力实践并进行积极探索”,“要有敢为人先的闯劲,也要有持之以恒的韧性”。

  发挥科技创新基石作用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创新

  习近平在此次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钟琪认为,大科学装置既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技与产业成果的国之重器,也是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石。而长三角拥有全国30%的大科学装置,当此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之际,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科技与产业创新的重大突破,围绕着大科学装置可以做更多的事。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表示,在落实国家战略过程中,安徽应扬皖所长,发挥链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这两大国家战略的门户与枢纽作用,打造体系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迭代升级,筑牢长三角粮食安全压舱石底盘。

  促进 长三角绿色发展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也是学者们重点关注内容之一。

  元旦消费掀起小高潮,工厂车间忙碌有序的场面再现,再次验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只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我们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哪些坚守岗位的平凡人让大家感受到了便利和温暖?受访青年表示是:快递外卖配送员(66.75%)、医护工作者(61.08%)、教师(45.74%)、社区工作人员(44.09%)、餐饮从业者(43.40%)、保安(29.43%)、司机(27.91%)、超市或市场员工(27.31%)、保洁人员(27.08%)、理发师(22.49%)等。

  邀请家属参加廉政谈话会,是海南省针对“家庭式”腐败现象探索实施的一项新措施。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围绕陆相致密砂岩、海相碳酸盐岩、非常规三大重点领域,持续攻关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打造企-校、院-厂合作模式和科研-生产一体化模式,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周末接受外媒访问时警告,今年全球经济将面临更为艰难的一年,预计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体或将陷入衰退,即便在没有步入衰退的国家,民众仍将感到好像进入了衰退。她表示,美国就业市场依然活跃,经济韧性表现突出,最终可能避免衰退。欧洲则受俄乌冲突打击,一半欧盟国家将陷入衰退。IMF目前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7%,比2022年的3.2%有所放缓。

  预计净利润达626亿元

汤绍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