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姑娘”如何平稳飞进“广寒宫”?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02 09:14:15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题:“嫦娥六姑娘”如何平稳飞进“广寒宫”?

  记者 郭超凯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嫦娥六姑娘”这稳稳的一落看似轻盈轻松,却蕴藏着科研人员的众多智慧和积淀。

  难以预知的着陆点环境,也给嫦娥六号探测器落月带来了挑战。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地面科研人员只能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了解着陆区概况。但着陆时具体会遇到多少石块、撞击坑?这些小尺寸的障碍物无法提前获知。

  为了让“嫦娥六姑娘”更平缓地飞进“广寒宫”,研制团队前期在探测器上做了多项精巧设计。

  ——设计一:“选址准、落得稳”

  嫦娥六号着陆区域的选择,既要考虑科学价值,也要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区域着陆。相比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着陆难度也有所提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表示,月球正面的平地较多,此前嫦娥五号着陆的月面区域,相对而言比较平整。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异常复杂,着陆区附近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高地。

  环月阶段,嫦娥六号用20余天调整好位置,为落月做准备。在轨道设计上,相比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近月制动从2次变成3次。通过3次近月制动,嫦娥六号可利用一系列控制方式,让探测器较为精准地飞行到预定着陆区上空,再择机实施着陆。

  “嫦娥六号的月面着陆是在无大气环境的地外天体进行,其本质是依靠发动机反推、通过消耗推进剂的方式来完成月面软着陆。”黄昊说。

  ——设计二:测距测速、障碍识别

  着陆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次成功。为了更好控制着陆过程,科研人员在嫦娥六号探测器上配置了多个敏感器,包括微波敏感器、激光敏感器和一系列光学成像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可实现测距测速、障碍识别等功能,以求平稳、安全着陆。

  在降落的过程中,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距离月面较近时,主发动机会激起月尘,容易干扰光学敏感器判断。为了不让月尘“迷了眼睛”,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还配置了伽马关机敏感器,通过伽马射线在月面的反射,准确测量组合体和月面的距离,确保组合体发动机能准时关机,安全着陆。

  ——设计三:着陆缓冲“显身手”

  落月的关键在于平稳二字。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落月时,撞击月面会形成较大的冲击载荷,必须设计相应的着陆缓冲系统,吸收着陆的冲击载荷,保证探测器不翻倒、不陷落,这是落月的技术难题之一。

  着陆缓冲机构,通俗地说,就是嫦娥五号的“着陆腿”。黄昊表示,“着陆腿”可以在嫦娥六号着陆过程中吸收着陆冲击的能量,起到缓冲作用,保证着陆器设备的安全性。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4149426562.png" alt="世贸组织总干事:中国是世界增长的引擎" />

  据悉,在出行服务方面,琼州海峡出岛实施全预约购票过海模式,未预约购票的车辆无法进港乘船。有过海需求的司机旅客须通过“琼州海峡轮渡管家”、“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提前购票。

  在广州的一家大型游乐园里,当地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对客运索道的设备日检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复核,检查了客运索道使用登记证与检验有效期,并且抽查了救援设备小飞人与行走小车的设备状态。

  一个人值守,一次要待上4天。罗诚湘每次上班都要带够4天的食材。在这4天里,没有同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孤独感在偏远山区格外强烈。罗诚湘说:“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孤独。”

  在新成昆铁路上工作的杨平,自然明白“更大贡献”的涵义。他告诉记者,公兴站承接着中老班列、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发运任务,“新成昆铁路将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在国际贸易中的综合竞争力。”

  近日,2023年首场寒潮来袭,气温降低,寒风也携着雪花而来。为应对低温寒潮天气,中都换流站的巡检人员各司其职,拿着望远镜、红外测温仪等巡检设备,奔走在设备区,检查室外端子箱、机构箱、汇控箱箱内驱潮加热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充油设备有无渗油、观察窗是否完好,换流阀空冷棚、消防设施伴热运行是否正常,查看母线及引线摆动是否过大,接头是否松动,设备上及周围是否存在漂浮物等。通过站内巡视检查工作,随时掌握站内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安全隐患,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杨长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