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 多元多维赋能文旅发展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6 05:25:38

  中新网6月24日电 6月23日,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百余位文化名人、文史专家、文体明星以及来自读书、电竞、动漫、美食、旅游等领域的微博大V们齐聚一堂,在郑州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带来一场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盛典。

  当日,以“看见多元文化力量”为主题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也圆满落幕。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作家马伯庸,前女足国家队队员赵丽娜等文体名人带来精彩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环节集结多位业界大咖畅所欲言,在精彩对话中碰撞出关于“多元生态,探索文化新态势”的真知灼见。

  2024微博文化之夜聚焦展现“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形象,深挖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为拉动郑州文旅产业上行寻找新的灵感。

  单霁翔是第二次来到微博文化之夜论坛,他在主题演讲中,以郑州浩荡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为引线,以故宫博物院的“出圈”故事为范例,更为直观地揭示了郑州“天地之中”的标签,为讲好郑州故事提出了新思路。他强调,“视听 节目对文化传播的力量更强大”。通过创新传播形式,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可以让文化遗产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

  讲好城市故事,离不开贴近年轻人的创作。饶雪漫在《文学影视化的二度创作是矛盾又迷人的》主题演讲中,以创作者的身份讲述如何将文学影视化赋予更强大的感染力,希望用熠熠生辉的青春文学带给青少年正向影响。

  出版人、作家铁鱼带来演讲《我的工作是寻找天才》中,描述了自己用作家、出版人、影视制作人等不同身份来挖掘作品的多元价值的故事,通过原创内容孵化IP,丰富作品的内容和传播生态,让创作更加精彩。

  马伯庸用《食南之徒》为案例,示范了从事历史小说写作或者挖掘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思路,可以从人性角度赋予历史新的灵感,为郑州丰厚的文化故事传播带来了新的启示。(完)

  不到上午11点,自驾车和大巴车就络绎不绝,游客里不少是带着滑雪装备的孩子。“这几天可把我忙坏了,每天都有五六个学员。”单板教练叶尔萨因·包拉提说。雪场副总经理凡兰兰介绍,1月以来,游客明显增加,目前客流量相较去年已恢复80%。

  <strong>降低门槛鼓励创新</strong>

  春运期间,母亲值乘的汉中—东莞东K768次列车,每天18时09分都会在旬阳站停靠2分钟。每当休班时,妈妈胡洁都会精挑细选一些水果,再亲手做一些范玺龙平时最爱吃的炸丸子、小笼包等,利用这短短的2分钟,送到范玺龙手中。

  2022年,福建正式迈入“5万亿俱乐部”。作为直辖市的北京、上海GDP继续保持超4万亿元。陕西、江西两省GDP突破3万亿。山西省继2021年迈上“2万亿”新台阶后,2022年首次突破2.5万亿。贵州进入“2万亿梯队”。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76/4915173962982475708.jpg" alt="" /></a>

  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中国印尼城、特殊监管区、国际渔业合作基地三大重点支撑项目,加速落实可研、立项、报批等工作,同步推进23个重点配套项目,进一步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同时,争取落地大宗商品交易所、海洋蛋白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力争在用地、通关、融资、食品安全保障等领域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推动构建两国间特定产品产业链供应链最优化分工合作模式,为园区开发建设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完)

杨桂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