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家施寒微:“欧中必须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10 18:13:35

  近日,在“东西问·中外对话”栏目中,施寒微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德国研究者胡春春就中欧关系当中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欧 洲汉学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

  施寒微表示,自己更多地看到了中国发展的积极面,“我们应当更多地认识到,中国是国际社会重要的稳定因素,这一点欧洲和美国都有待加强认知。”

  “欧洲‘害怕’中国,对中国有误解,如今的中国不‘符合’欧洲人的‘设想’。”他解释说,欧洲一些人把中国视作一个整体,而不能理解中国其实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国家,由不同的区块构成,有其自身的内部张力,历史复杂悠久。而欧洲对中国存在误解的原因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都不像欧洲人想的那样千篇一律,“因此中西双方,尤其是欧洲和美国一方,必须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他们的社会也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中国观。汉学在这其中当然有所裨益,但我们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文交往。”

  施寒微表示,欧洲和中国处在同一块大陆上,彼此间有许多联系,“哪怕欧中之间隔着许多国家,我们也必须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

  而贸易关系、经济关系以及连通欧中的基础设施,在他眼中都可以成为欧中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条件,并成为欧亚大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良好先决条件。

  <strong>必须坚持胸怀天下。</strong>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陈康亮)因触及多项退市指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凯乐)或成为2023年中国A股的首只退市股。

  从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要求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到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再到严禁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三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克服疫情影响,逐个解决突出问题,打通交通“大动脉”,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医疗物资供应、产业链供应链“不掉线”。

  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农业的发展重点在于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依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社会化服务,解决小规模生产效率低、收入少的问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细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此访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3年年初首访非洲的传统,也恰逢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十周年,受访专家表示,中国外长此访非洲多国反映出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全面性、均衡性,访问凸显“真实亲诚”,是该政策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strong>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怎样?</strong>

王雅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