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AI项目作者对抄袭中国大模型致歉 承诺撤下相关模型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4 14:19:53

  近日,斯坦福大学AI团队主导的 Llama3-V 开源模型被证实套壳抄袭国内清华与面壁智能的开源模型“小钢炮”MiniCPM-Llama3-V 2.5一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在最新的进展中,斯坦福Llama3-V团队的两位作者Siddharth Sharma(森德哈斯·沙玛)和 Aksh Garg(阿克沙·加格)在社交平台上就这一学术不端行为向面壁MiniCPM团队正式道歉,并表示会将Llama3-V模型悉数撤下。

  Aksh Garg(阿克沙·加格)表示,“首先,我们要向MiniCPM原作者道歉。我、Siddharth Sharma,以及Mustafa(穆斯塔法)一起发布了Llama3-V,Mustafa为这个项目编写了代码,但从昨天起就无法联系他。我与Siddharth Sharma主要负责帮助Mustafa进行模型推广。我们俩查看了最新的论文,以验证这项工作的新颖性,但并未被告知或意识到OpenBMB(清华团队支持发起的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库与相关工具)之前的任何工作。我们向作者道歉,并对自己没有努力验证这项工作的原创性感到失望。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承担全部责任,并已撤下Llama3-V,再次致歉。”

  另外,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Christopher Davi d Manning也发文谴责这一抄袭行为,并对MiniCPM这一中国开源模型表示赞扬。

  事件起源于5月29日,一个斯坦福AI 团队在网络上宣传只需500美元就可训练出一个超越GPT-4V的SOTA多模态大模型。随后,网友发现,该团队的Llama3-V模型使用的模型结构和代码与面壁智能不久前发布的MiniCPM-Llama3-V2.5极为相似,仅修改了部分变量名。Llama3-V也具有与MiniCPM-Llama3-V 2.5相同的分词器,包括后者新定义的特殊符号。

  6月2日深夜,面壁智能团队证实,斯坦福大模型项目Llama3-V与MiniCPM一样,可以识别出“清华简”战国古文字,“不仅对得一模一样、连错得都一模一样”。这一古文字数据为研究团队花费数月从清华简上逐字扫描并人工标注得来,并未对外公开,证实抄袭事实。

  面壁智能CEO李大海表示,“我们对这件事深表遗憾。一方面感慨这也是一种受到国际团队认可的方式,另一方面呼吁大家共建开放、合作、有信任的社区环境。”“我们希望团队的好工作被更多人关注与认可,但不是以这种方式。”

  面壁智能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刘知远表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全球算法、数据与模型的开源共享,让人们始终可以站在SOTA的肩上持续前进。面壁开源的 MiniCPM-Llama3-V 2.5 就用了最新的Llama3 作为语言模型基座。而开源共享的基石是对开源协议的遵守,对其他贡献者的信任,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和致敬,Llama3-V团队无疑严重破坏了这一点。他们在受到质疑后已在Huggingface删库,该团队三人中的两位也只是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如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今年4月,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由华为哈勃领投,春华创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跟投,知乎作为战略股东持续跟投支持。今年2月,面壁智能发布开源模型MiniCPM后,又推出MiniCPM 2系列端侧模型。李大海表示,推动大模型在端侧的落地是面壁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责任编辑:王若云

  <span style="font-family: KaiTi;">王中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老子学研究会会长。新近出版有《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前沿丛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新哲学》《中国儒学》(合作)、《老子学集刊》等。</span>

  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部分熔融的岩石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其熔融的状态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然而,研究小组通过对比软流圈熔岩分布与地震波记录发现,熔融本身对板块运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软流圈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差异等其他因素是导致软流圈脆弱、易动的主因,从而使得板块移动成为可能。

  德国国家展团将再次成为此次展览的主宾国。近年来,中德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在数量不断攀升,中国留学生已成为德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自2019年秋季以来,德国提出简化优秀中国高中毕业生的留德本科申请流程。2020年8月措施公布以来,越来越多中学阶段的学生和家长,将目光投向德国。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西方文明如何解释政治起源?东西方的解释有何异同?</strong>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本地旅游业,新加坡政府在疫情期间多次注资纾困,并鼓励民众在本地出游“重新探索新加坡”。“宅旅行”(staycation)也一度成为新加坡社会的流行热词。

  香饰品、香膏、燕居焚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香文化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传统香品逐渐以文创产品等形式重新进入大众视野。山西省太原市元香传统香品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邢晓秀认为,将非遗项目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黄彦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