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伪科普频上热搜,平台推广岂能不问真假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1 10:53:12

  秋实

  最近,号称“近视眼从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视频上了热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种“恢复”方法,调查显示,这类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伪科普。这些严重误导公众的内容为何能在互联网上畅行无阻?深谙平台推广机制的伪科普博主,通过“标题党”等发布不实信息博眼球、换流量,用“算法”赋予相关内容更多的曝光度等,让类似伪科普信息十分普遍。(1月16日《解放日报》)

  医学对于近视的认识已很深刻并形成普遍共识。通常认为,眼球结构出现变化,眼轴长度增加等,这些导致近视的 身体改变是不可逆的。近视前重在预防,近视后重在缓解症状和减慢发展。诸多眼科专家也反复强调,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

  “近视治愈”等离谱说法能够在网上大行其道,与某些网络平台的做法大有关系。某些平台似乎并不区分伪科普和真科普,而只管推广有热度的内容。平台的“算法”没有审核发布内容真伪,以流量和热度论英雄,这种不问青红皂白、颠倒黑白的做法,为类似伪科普提供了土壤。

  在一些主播看来,“毒流量”也是流量,假消息也能提高曝光率,因此不管内容是否真实,也不管是否会危害到他人,只要能够催热话题就行。有些主播不惜按照脚本行事,把虚构当事实,把演戏当新闻,甚至不惜通过一些奇葩的做法、违法的行径等来博取流量。自媒体时代怪事特别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问真假的流量为王理念比较盛行。

  用辟谣来对抗谣言,用真科普为伪科普消毒,是治理此类乱象的办法之一。辟谣与科普涉及比较专业的医学知识,除了相关机构要丰富内容和注重时效外,更要调动医学专业人才广泛参与,让高质量医学科普唱主角,才能挤压伪科普的生存空间,进而优化自媒体医学科普的生态环境。

  依法严惩是减少医学伪科普的另一重要手段。对于伪科普要追根溯源,揪出始作俑者并给予严惩,从而提升源头打击的震慑力。对于虚假内容传播者,也应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置。一些借热点话题炒作的自媒体尽管并非伪科普的制作者,但其推波助澜的作用和产生的危害不容小觑。

  还有网友质问道,“为什么我们(美国)的最高层很难处理机密材料?这太可耻了。这不是一个党派问题,好几届政府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李霞关心的还有她的工作,她透露,这几年,疫情对餐饮行业冲击比较大,“老板没有生意,员工就没有工资,钱有点不好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餐饮业复苏回暖,他们的工作也渐有起色。

  <strong>优秀的手语翻译太少了</strong>

  会议指出,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场信心,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住宅产业发展相协调,严控投机炒房。

  <strong>1.第十四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 习近平总书记给台青回信</strong>

  不同于文学作品,在科幻改编剧中,如何分配好枯燥的科学解释的比例,兼顾观众的接受程度常常会影响科幻作品的达成度。这次的剧版没有为了刻意照顾电视观众而降低科学内容的比例,而是几乎按照原著中的内容,花了较多的篇幅去呈现复杂的科学原理。同时,主创采用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去呈现枯燥的科学知识。比如关于“物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均匀的”这样一个基础定律,剧中用影像化的手段,经典还原了原著中丁仪通过台球的运动解释粒子对撞,引导汪淼得出结论的情节。类似的剧情还有很多,可以看到剧集在试图通过可视可感的创作语言,拉近观众与角色、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

林信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