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探店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07 13:14:03

  当“探店”成为一种新型网络营销方式,消费者权益 保护就应得到充分关注。一些消费者观看探店视频时,有时会发现,视频下方出现了一键跳转到该店的套餐折扣等界面,但此类视频却没有显著标明“广告”字样;一些探店视频则存在内容以假乱真、商品和服务假冒伪劣等风险;还有一些探店的“网红”成了商家的“隐形”代言人,通过所谓的“好评”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种种“探店”中存在的问题和乱象表明,如果一些“探店”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兴趣分享行为,而成为一种商业营销的手段,那么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等问题就更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针对短视频平台上“探店达人”等收费探店视频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检察公益诉讼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对相关企业加强监管,规范收费探店视频广告发布行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维护网络食品消费安全的案件。

  创新也要守住法律法规底线。囿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物理距离的障碍,消费者通过网络了解相关商家时,有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探店等测评推荐的代入感,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信息的现实需求,便于消费者更真实、全面了解相关产品和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即使从最初的兴趣分享,发展到如今的互联网营销,其帮助消费者作出更好消费选择的初衷,也不应该在盲目逐利中被销蚀。对于不断涌现的互联网营销创新来说,必须守住法律法规的“红线”“底线”,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实现营销者、商家和消费者的多赢。

  互联网营销新业态治理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互联网广告已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在引导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相关执法司法工作质效,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无论平台、商家、还是互联网营销从业者都应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充分认识到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立身之本,只有靠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自身长远健康发展。

“满足的晚餐。”

此外,还有球队在输掉世界杯首场比赛后夺冠的,那就是西班牙队,他们在首场比赛输给瑞士后,最终夺冠。

今天最受关注的比赛当属三喵军团的首秀,他们以6比2大胜伊朗队。

有球迷说道:“只比进球就是伪球迷和喷子的做法,一个大型报社居然有这种经常哗众取的货做主编,无法理解!”也有球迷说道:“还能这么算么,那梅西一个赛季91球的时候你咋不出来说,哗众取宠么。”“这龙赛罗就是小丑一个,眼里只有梅西和巴萨?天天没事找事。”

阿根廷队头号球星梅西受伤了?卡塔尔世界杯是他的最后一次世界杯之旅吗?相关话题备受关注。

2018年,中超球队大连一方经费不足,难以为继,大连找到万达,希望他们注资救火。在距离中超开赛还剩两周的时候,万达终于给一方输上了血。一切都太突然了,以至于这个赛季俱乐部的名字都没有改过来。万达,这个中国足坛的元老,成了中超时代的新玩家。这一次,王健林清楚地明白,足球是不赚钱的生意,但又是贴钱也需要去做的任务。此后的故事,一地鸡毛。万达投入了几十亿甚至没有俱乐部账户的管理权限。

袁富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