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运河城市 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揭牌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6 19:44:33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龙腾河端,海韵千年”2024北京西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沙龙5日举办,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承担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职能,发挥北京作为大运河终点城市的核心作用,对话全球运河城市,共谋共创大运河沿线文化繁荣与发展。

  什刹海作为北京老城区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毗邻中轴线,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北端点,承载着丰富的运河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今年是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十周年。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和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嘉宾齐聚什刹海畔,共话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在致辞中表示,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 内涵挖掘,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要以运河为媒,深化发展伙伴同盟,促进经济、旅游、民生、生态等多领域的常态化合作;要推动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发挥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大运河声音,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出时代的新风貌。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回顾了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以大运河沿线地区案例生动阐释了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保起来,让大运河资源美起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聚焦大运河北端点“河之端”——什刹海的独特地理区位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肯定了西城区在大运河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从宏观角度论述运河对人类历史走向的重要影响,分享了作为“河之端”的西城区在推动运河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河而美·运河联动圆桌交流”围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与活化传承如何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做到有机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多元视角。

  活动还发布了《大运河文化系统性保护·什刹海宣言》,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从保护发展、协同联动、聚焦宣传、创新驱动、汇聚力量五个方面出发,共同守护运河文明。(完)

  吴 珊

  “香港的科研优势和山东的工业优势相结合,无疑是‘强强联手’。”作为该建议的代表发言人,山东省政协香港特邀界委员由仲13日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采访时说,山东虽为经济大省,但距离香港较远,和广东、江浙相比,在开展交流上有一定劣势。

  在经历2022年的大幅波动后,2023年券商财富管理投资主线有望“重振旗鼓”,开年以来涨幅较大的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同属券商财富管理投资标的。关注财富管理投资主线也依旧是众多券商分析师的“共识”。

  一家地处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一家位于安徽滁州市汊河镇,两家企业不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更同属一个投资主体。顶山有中车浦镇供应链优势,汊河有人力成本优势,两家企业发展都很好。

  对此,杨威表示,元宇宙带来“数字孪生+”,一方面是智能社会数字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元宇宙为数字经济赋能,为数字经济的情景体验式发展带来契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海军全体官兵用牺牲奉献体现家国情怀,用执着坚守彰显军人使命,展现了新时代海军官兵的好样子,赓续了海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好传统。祖国和人民惦念你们,海军党委首长关注你们,广大战友和家人牵挂你们,同志们辛苦了!”海军主要领导通过视频向任务部队官兵表达了亲切问候,要求广大官兵牢记统帅重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转化具体化,坚决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担起使命责任,向战为战练胆魄、砺精兵,始终保持绷紧弦、拉满弓的备战姿态和临战状态,确保一旦有事迅即应对;守牢安全底线,全面从严抓管控、正秩序,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妥应对突发情况,稳步开展各项工作。

赖儒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