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道路固废“重生路径” 浙江绍兴绿色建造蔚然成风

来源: 半月谈
2024-06-17 11:41:34

  中新网绍兴11月28日电 (方堃 胡诚浩)各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为广大市民带来实在的便利与实惠,但建设的过程总会伴随“发展之痛”,城市快速路建设更是如此。传统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将会产生大量的道路拆除固废,对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浙江绍兴是首批全国“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无废城市”是指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通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如何在如此大体量的快速路建设当中降低环境影响,地方政府在快速路建设过程中长久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科研攻坚与试点实践,浙江绍兴在快速路建设过程中总结形成了“绿色建造”体系,通过全预制拼装桥梁技术与道路拆除固废资源化全利用技术的应用,将快速路建设造成的对周边环境与市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11月28日,城市快速路 绿色建造论坛暨道路固废资源化全量利用现场观摩会在绍兴

  此次观摩会主要包括现场观摩和会议交流两个环节。观摩环节重点参观了桥梁预制构件生产基地、道路固废资源化生产基地以及以绿云路快速路为代表的装配化施工现场和地面道路全量利用现场实景应用现场。

  绍兴绿云高架路地面道路,正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中,持续向北延伸。引人关注的是,这条路上的铺路材料别具一格——一种颜色质地稳定统一的土替代了传统宕渣路基填料。

  “这是工程渣土再生填料,原本是建筑垃圾,通过我们加工改良变成了再生产品,产品性能甚至高于设计要求。”绍兴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绿云高架路已实现道路固废重生的全面应用,该路段地面道路的建造材料均来源于该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实现“道路拆除固废资源化全利用”,正是绍兴为破解建筑垃圾处置困难和工程建设建材资源短缺两大难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建筑垃圾筑路,变废为宝,绍兴打通了道路固废的“重生路径”,也打开了绿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绍兴市镜湖新区的越西路北延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将成为镜湖新区南北向重要的城市干道。据了解,该工程同样在路基施工中就使用了泥浆干化稳定土,总用量达5万多吨,绿色建造的理念在绍兴已蔚然成风。

  不仅是在城市道路上,绍兴市不少在建高速公路也开始使用道路再生资源,掀起绿色建造的热潮。

  2022年9月份开工建设的柯诸高速,是绍兴市连接柯桥区和诸暨市的重要高速公路,也是杭州都市区环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道路从建设之初就注重把绿色发展思路植入项目建设,并贯穿始终,在处理钻孔灌注桩泥浆时使用泥浆分离系统,剥离出的钻渣通过硬化成废渣作为绿化材料,优化资源利用,打造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高速公路。

  随着“绿色建造”“道路重生”等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固废再生产品需求旺盛,也进一步促成相关生产基地的建设。

  目前,绍兴周边的各区、县(市)均在再生浪潮中积极布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相关基地总数已达20余家。

  在样板工程和资源化基地的双重建设下,绍兴市域范围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22年底,该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0%以上。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积极构建绿色建造体系的企业将走入城市建设的舞台中央,以绿色发展为“丹青”,绘“美丽绍兴”之画卷。(完)

<strong>  陈京炜:</strong>电子竞技不等于打游戏。冠军是电竞选手的目标,快乐则是游戏玩家的追求。电竞选手在比赛中体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和无所畏惧与竞技体育精神相通,它们跨越文化,激励着一代代中外青年。

  那么,2023中国投资增长的趋势是否能够保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2023年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预计政策面还会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岑希虽然“抱怨”着,接受采访时却很少用英语或西班牙语代替,卡壳的时候就会看向他的妻子求助。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811.9亿元,同比下降2.9%;第三产业增加值9393.0亿元,同比增长4.1%。

  徐兴锋表示,汽车是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稳定新车消费,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通过二手车盘活3.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促进汽车梯次消费;畅通汽车报废更新,修订完善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在野鹿荡“南黄海野草种子基因库”,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和标本。工作人员说,这里保存着312种植物的种子和标本,是黄海滩涂植物的种子基因库。202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这里设立“大河文明长江北翼三角洲地质工作站”,出土238件微体化石,包括有孔虫、阶形虫、孢子花粉。

黄建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