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2 01:48:26

  据悉,“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达3.7万吨,高度接近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海葵一号”是中国国内首次对圆筒型海洋装备进行海上回接,海上安装难度极大。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王火平说,对此,他们采用多点系泊方式安装,12条锚腿分3组从三个方向提供稳定的系泊力。

  据介绍,为确保“海葵一号”在 大海扎根,项目团队提前在海底安装12套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吸力锚,并通过12条系泊锚腿连接。这套系泊系统将“海葵一号”固定在海面上。

  此外,电网企业加大跨区余缺互济力度,最大限度补缺口、保安全。2021年9月底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2家企业累计组织跨区跨省支援3000余次、电量近50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控制了有序用电规模。

  该法案还将美方“以台制华”“挺台抗陆”和虚化、掏空、歪曲一个中国原则的图谋暴露得淋漓尽致。法案全篇涉台部分近50页,为历年篇幅最长。全文提及台湾超460次,远超2022财年的80余次和2017财年的不到10次。此前甚嚣尘上的“台湾政策法案”(TPA)中多项内容在改头换面后披上了“增强台湾韧性法案”的“马甲”,并跟随该法案最终获得通过。相比于TPA,NDAA中的多项涉台条款更具冒进性和危险性。

  <strong>一场持续3年的“春风行动”</strong>

  在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精神的引领下,中美交往有所回暖。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关键在于美方要言行一致。12月底,美方通过并签署“2023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其中包含大量涉华消极条款并极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这一预算同比增长约10%、总额高达8580亿美元的法案,反映出美方挥之不去的冷战零和“迷思”和意识形态偏见,更为中美关系下一步发展蒙上阴影。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5/1543683232.jpg" alt="" />

  面对世纪疫情,防控救治、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确保经济社会必要运行,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缺一不可。近三年来,我们既抓防疫,又抓民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我们迅速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中国各地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不停,社会秩序不乱”,让海外华人惊叹“这在国外是不敢想象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保防控、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刘建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