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2 01:49:14

  中国纺织行业以满足全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起点,历经市场化改革与国际化竞争淬炼,逐步发展形成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及出口总额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在国际纺织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自2000年起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逐步上升,而后进入平稳期。根据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2020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从排放来源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材料制造加工端,包括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低于10%。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2.3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的2.8%。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表示。

  “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中国纺织 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部分纺织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说。

  徐卫林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提出,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

  <strong>中医药疗法能有效缓解咳嗽</strong>

  <strong>(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strong>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要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只要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刘旭告诉记者,5岁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她需要在晚上照顾女儿,周末的时候会有家人帮忙照顾,“她想让我陪她玩,但她知道我在学习,每次看到我学习的时候,都会自己去玩,有时候也会跟着我一起看书。”

  公开资料显示:球蛋白是从数千位健康人所献的血浆中分离得到的浓缩免疫球蛋白制剂,可在人体中起到防御感染、防止自身抗体对自体的损伤、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世界各国球蛋白临床应用中确认有效的适应证有20余种,可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如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治疗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

  吉国文化、信息、体育和青年政策部部长顾问巴克特别克·谢基莫夫评论说:“中国电影《喀什古丽》在吉国公映,为吉中两国电影合作打开新篇章,为两国电影互译、合作拍摄新电影奠定基础。”

刘盈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