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5月31日能源化工日报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5-31 09:59:47

  周四,原油主力合约SC2407收跌0.94%,报611.5元/桶;WTI 7月合约收盘下跌1.32美元/桶至77.91美元/桶,跌幅1.67%;Brent 7月合约收盘下跌1.74美元/桶至81.86美元/桶,跌幅2.08%。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2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减少415.6万桶,预期减少18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了200万桶。此外,据外电5月30日消息,三名熟悉OPEC讨论的市场人士周四表示,OPEC正研究在周日的会议上达成一项复杂的协议,该协议将允许该集团将部分深度石油减产延长至2025年。近期油价主要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本周地缘政治局势的紧张再度提振油价中心上移。从短期来看,海外汽油消费旺季即将到来,预计短期油价在需求边际回升的背景之下或将企稳回升,关注6月2日的OPEC会议结果。

  周四,上期所沥青主力合约BU2409收涨0.36%,报3672元/吨。隆众资讯统计,截至5月27日,国内沥青54家企业厂家样本出货量共42.6万吨,环比增加13%。需求端,近期的厂家出货量有明显提升,尽管仍低于往年同期,但显示了一定好转的迹象。预计短期沥青盘面价格仍以区间震荡为主,关注供需两端增量兑现的程度。

  聚酯:

  周四,太仓现货价格2775元/吨,内蒙古北线价格在2155元/吨,CFR中国价格在305-310美元/吨,CFR东南亚价格在365-370美元/吨。下游方面,山东地区甲醛价格在1180元/吨,江苏地区醋酸价格在3070-3150元/吨,山东地区MTBE价格6925元/吨。综合来看,现实端供强需弱格局逐渐显现,甲醇将逐步进入累库阶段,尤其是港口库存将受MTO开工的降低的影响持续增加,预期端受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有较强的支撑,预计远月走势强于近月大于现货,基差将震荡走弱。

  聚丙烯:

  聚乙烯:

  周四,华北地区油制线型主流价格在8580元/吨,较上周+80元/吨;华东地区油制线型主流价格在8700元/吨,较上周+50元/吨;华南地区油制线型主流价格在8850元/吨,较上周+150元/吨。利润方面,油制聚乙烯市场毛利为-421元/吨;煤制聚乙烯市场毛利为1214元/吨。综合来看,短期供应将有所增加,而需求相对比较疲软,下游厂商维持低库存状态,以刚需采购为主,而09合约正值旺季,市场提前计价终端需求复苏将促使下游企业主动补库,从而造成现货紧张的局面,短期该逻辑无法被证伪,因此预计期货价格偏强震荡,基差走弱。

  聚氯乙烯:

  周四尿素期货价格偏弱震荡,主力合约收盘价2184元/吨,小幅下跌0.09%。现货市场坚挺运行,山东、河北、安徽等主流地区现货价格仍上调10~20元/吨不等,目前山东临沂地区市场价格上涨至2390元/吨。前期检修企业尚未完全复产,另有部分企业突发故障,尿素生产水平再次下降明显,行业日产量降至17万吨,供应支撑力度也再次加强。需求端刚需推进,市场成交良好,此前预期的农需阶段性转弱也并未兑现。整体来看,尿素基本面仍处于强支撑状态下,但商品市场多数工业品回落带动尿素走势回落,在供应尚未明显提升、需求拐点也未到来的情况下尿素期、现市场仍将保持高位坚挺震荡趋势,关注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变化及尿素供需两端变化幅度。

  玻璃:

  周四玻璃期货价格趋势偏弱,主力合约收盘价1713元/吨,小幅上涨0.29%。在市场对节能降碳等利多因素消化完毕后新增驱动有限。基本面来看,玻璃供应水平仍偏高,行业日熔量维持在17.2万吨的高位。虽然企业库存继续去化但幅度非常有限,本周降幅仅为0.5%。近期玻璃现货成交表现良好,沙河、湖北地区产销率昨日分别为98%、85%,支撑市场心态及价格。受制于终端地产尚未全面复苏,产业链心态仍稳中偏弱。商品市场其他建材走势均有回落,对玻璃期货市场情绪带来联动性影响。预计短期玻璃期货价格延续震荡趋势,持续关注地产政策落实情况、玻璃现货成交情况及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变化。

责任编辑:李铁民

  但他承认自己在朋友请求其帮忙下注时没有勇气说“不”,也没有向世台联举报。“我天真地以为我只是回应了一个好朋友的请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利益回报,我为当时的愚蠢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还要看到,在两国外长会晤之际,秦刚先说,“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继而又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几十年前,澳外长托尼·斯特里特访美。1982年10月5日他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就美澳与中国和亚洲的关系发表讲话,提到台湾问题。我想引用他的话,因为这些话在今天仍然很有意义:

  关于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作出过明确承诺,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些承诺清清楚楚体现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中,也意味着美方承认什么是台海真正的现状,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美方叫“一中政策”。美国的“一中政策”本来是干干净净的,只用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定语,但后来定语越来越多,先后加上了“与台湾关系法”,后来又加上了“对台六项保证”。不论是“与台湾关系法”,还是“对台六项保证”,都是美方单方面炮制出来的,不是中美双方共识,中方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美国现在还有一个动向,将“一中政策”同中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相关联,将中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作为“一中政策”的核心内容,这种所谓的“和平解决”不是对美国对华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建交以来的最低谷”的状态是无需回避的现实,也是双方寻求关系改善的起点。关键要明确的是,这样的状态无益于两国利益,而并非只是单方面伤害中方。

  对华盛顿来说,布林肯此行是一场“迟到”的访问——拜登政府的现任期已过半,布林肯才首次以国务卿的身份访华,这同样也是自2018年10月以来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周钧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