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看惠台新举措:“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4 21:14:47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台湾教师看惠台新举措:“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作者 叶秋云

  “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留下来是对的,未来的发展也是对的。”来自台湾台南的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教授王量弘,14日在厦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用三个“对的”,概括了他跨越海峡来教书、搞科研的“登陆”时光。

  当天,王量弘带着包括十余位“首来族”在内的台湾师生参访团,来到厦门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

  王量弘先后在台湾成功大学、东南大学从事集成电路博士后研究。2011年,他研发出世界上首颗无线心电诊断芯片。2014年,他被引进到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十年前,我其实是抱着探索的心态想先落地做一做,没想到大陆的市场、环境如此之好,进步如此迅速,这也验证了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留下来也是对的。”王量弘说。

  如今,王量弘的两个孩子在福州就读,一个高二,一个初三;他的妻子郭怡君也在福州大学工作。他表示,真切感受到福州对台胞的关爱和支持,他的孩子在福州“越来越有家的感觉”,口中说的是“回福州的家”“去台湾看爷爷奶奶”。

  王量弘夫妻俩都格外关注台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也常常建议台湾青年跳出舒适圈,多走出来,多尝试。

  近日,大陆在教育领域推出六方面20条举措,包括支持台生在闽求学发展、支持台师在闽安居乐业、支持闽台深化教育交流、支持闽台高校深度合作、支持闽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支持福建提供优质均衡教育服务等,推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大陆如此关爱和支持台胞在福建的发展,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王量弘认为,这为台湾青年来闽求学、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因痴迷妈祖文化,台胞林孟蓉在2018年来到福建执教,入职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看好教育领域的惠台新举措,她也认为,这将有效支持台湾教师在闽安居乐业,把福建打造成为台湾教师的第一家园。

  “这些教育惠台新举措具有开拓两岸融合发展机遇的积极意义,特别是让在闽台湾师生格外有感。”在台湾教师、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看来,两岸同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心声日益殷切。

  马彦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在台湾高校教书十多年。于他而言,2017年应福州朋友之邀来任教,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另一趟旅程。

  马彦彬认为,教育惠台新举措的出台也是台湾高等教育的机遇。台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严重过剩,经由闽台教育合作,可以让台湾的优质教育人才得到更广大、更长久、更能有效发展的舞台。

  “这也是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带来的机遇。”马彦彬指出,在闽台生、台师人数本就众多,经由政策上对台生求学发展的支持、对台师安居乐业的扶持,将会产生显著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台胞来闽受教育、做教师、办教育,长期耕耘,落地生根,共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完)

  “仿真实验室和联锁列控工区的成立,为后续高铁线路的接管提供了‘硬件+软件’基础,我们要干出一流的业绩,打造全段班组建设的新地标。”惠州联锁列控工区工长杨洁表示。(完)

  他说,西藏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6478人,起诉12920人,相比上一个五年,批捕数下降7.5%、起诉数上升54.5%。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41人,“打财断血”174.1万元。依法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帮助3393名农民工追回欠薪4643万元。

  在素心蜡梅芳香体验工坊负责人潘先健看来,“深加工”就是让蜡梅花“物尽其用”。曾经花农废弃的花骨朵,也有了大用处,大大增强花农的种植积极性。此外,蜡梅具有药用价值,经提取精油后,功效和香气被保留,方便爱花之人一年四季闻到蜡梅香。

  <strong>(新春走基层)非遗过大年:河北1480场非遗展示送“文化进万家”</strong>

  “这个城市很安静,不是我期望的。”“这里的民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害羞。”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李旺荣直言,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实践工作中仍存在立法有缺失、社会化赔偿程度低、损害与赔偿失衡等问题。

苏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